医者榜样

2018年08月24日 518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好医生魏文斌为患者守住最后的光明

 国际眼科时讯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王玉瑾

  在眼科,几乎所有的眼底检查和手术都是在暗室中进行的。因为只有在黑暗中,透过检眼镜或是玻璃体切割机导光纤维发出的光,医生才能更清晰地辨析出隐匿于患者内眼深部的眼底疾患,才能在微小的方寸之地进行精雕细琢的眼底手术。至今,北京同仁医院眼底科专家魏文斌已经在这片被黑暗包围的世界里探索耕耘了20余年,为近万名濒临失明的眼底病患者守住了最后的光明。


  “你不知道,这0.03对我有多重要”

  1986年,魏文斌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来到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工作。当时,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在我国方兴未艾。看着老师们每天在显微镜下操作,游弋于毫厘之间,实施着高难度的玻璃体切割术,魏文斌心里满是羡慕,可当他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一名眼底专业医师后,却常常被一种失落情绪所困扰。因为无论他怎么努力,无论手术多么完美,由于视网膜神经结构的特殊性,很少有患者能够达到0.3以上的视力。他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我的工作有意义吗?”他几乎要放弃。 但如果放弃,患者那仅有的光明将一点点丧失,眼球将一点点萎缩,黑暗将彻底包围他们。魏文斌在矛盾中挣扎着,直到有一天……


  遇到了这样一位患者。他双眼高度近视,右眼已经失明多年,左眼陈旧性视网膜脱离,视力只有“眼前数指”。经过两次失败的眼底手术后,他辗转来到北京同仁医院,魏文斌又为他做了眼底手术。手术很成功,视网膜完全复位,但患者的视力却只能恢复到0.03。魏文斌无奈地告诉患者:“您的眼底已经完全没有问题,但视力只能这样了。”没想到患者却激动地说:“谢谢大夫!你不知道,这0.03对我有多重要。有了这0.03,几乎所有的事我都能干呢!我来北京,就是怕左眼也像右眼,那种感觉,不知白天黑夜,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一瞬间,魏文斌顿悟,原来一丝光亮对人的生命如此重要!这0.03对患者来说,就是全部的光明;能保住患者最后的光明,对医生来说,就是一种幸福!


  “将手术风险所带来的名誉风险置之度外”

  博学睿智,儒雅谦和,目光中永远闪烁着机敏而智慧的光芒。魏文斌喜欢读书、喜欢思考、喜欢在未知的领域中去探寻。


  葡萄膜黑色素瘤是成人最常见眼内恶性肿瘤。以往经典的治疗方法是眼球摘除术。能不能探索出一种既能保留眼球,又不影响生命预后的治疗方法呢?在综合考虑患者的视力、肿瘤大小、部位和生长特征以及全身状况的情况下,魏文斌设计了一套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技术,进行眼内肿瘤局部切除。截止目前,他已开展此类手术150余例,是国内开展这种手术最多的医生。


  驱逐性脉络膜上腔出血,是一种临床上很难处理、非常严重的手术并发症,,被称为“医生和患者的灾难”。魏文斌经过长期的观察和深入的研究,弄清了脉络膜上腔出血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融合玻璃体手术技术设计了一整套手术方案,终于找到了处理这种并发症的方法。1998年,在全国中青年眼科学术大会上,他第一次把治疗脉络膜脉络膜上腔出血的研究结果向全国同行汇报,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并受到眼科前辈们的充分肯定。这项成果获得北京市科技成果3等奖、中华医学会中青年外科医师2等奖。


  凭着一名眼科医生的责任感,魏文斌勇敢地闯进被称为手术禁区的黄斑区。在这个厚度要用微米来做度量单位的视网膜最薄弱的地方舞动手术刀,并总结出黄斑前膜手术的理论和成熟的实践经验,为濒临失明的患者夺回了光明。在完整记录这项突破性手术的笔记中,魏文斌写了这样一段话:“仁慈的医者之心,可以将手术风险所带来的名誉风险置之度外;而娴熟的手术技巧则可从容面对术中出现的一切意外。”


  “我带回来的可全都是字,一字值千金”

  1994年,魏文斌被派往法国国立眼科中心医院巴黎第五大学进修。他每天拿着一个笔记本,跟在专家教授身后,观摩他们如何为各种各样的眼底病患者诊断和治疗。他把出国时带的有限的钱,全部用来购买了价格不菲的原版专业书籍,还复印了很多材料。回国时,他担心行李超重,便将材料缩小复印,还细心地把多余的白边裁掉。他风趣地说:“我带回来的可全都是字,一字值千金啊!”

  2006年11月,魏文斌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到加拿大和英国的医院进行学术交流。2007年2月回国的时候,他花6000多元人民币买回了两个巩膜敷贴放射治疗器的样品。它由放射线穿不透的特殊金属制作而成,有了它,医生就可以对眼肿瘤患者实施局部放射治疗。这项技术在国内还是空白。魏文斌随后申报了这一课题,并获得了北京市科委的支持。目前,通过与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国内用于眼内肿瘤近距离放射治疗的特制放疗产品正在接受进一步的临床验证。这项技术在为患者保住眼球,减少并发症的同时,还大大降低了手术费用。


  “我过一个年,患者就要耽误7天”

  按照医院安排,魏文斌出一次门诊最多可以挂30个号。但看到那些千里迢迢从贫困地区赶来的患者,他总是尽最大努力让他们看上病。就这样,魏文斌的门诊经常是连轴转,从早上8时一直看到下午3、4时,一天下来经常要看七、八十名患者,中午饭自然也就免了。


  对于贫困患者,魏文斌尽量帮他们节省每一分钱。在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能用便宜的药绝不用昂贵的药;能吃药打针解决的绝对不手术;能准确判断是视网膜脱落的就不让再做超声波检查。他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患者等候住院时间不能超过两周,患者住院等候手术时间不能超过3天。


  有一年大年三十,一位来自深圳的视网膜脱落患者焦灼地辗转了几家大医院,找不到手术的医生。来到同仁医院后,魏文斌立即为他安排了手术,有人问他:“大年三十你还做手术呀?”他说:“过一个年,患者就要耽误七天,手术成功率就会降低,视力恢复会很困难。”


  在无数患者发自内心的赞誉声中,越来越多的光环围绕在魏文斌的周围。他先后荣获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北京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北京市“五四”奖章、北京十大杰出青年、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首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然而在他心中,“做一个人民的好医生”是他不懈追求的职业梦想。作为北京市党代会代表、全国青联常委、北京市青联常委,他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赴老、少、边、穷地区义诊、扶贫。山西、安徽、江西、贵州、新疆、青海、西藏……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一次在新疆库尔勒扶贫时,当看到一个小医院条件很差,消毒设施都很不完善时,魏文斌提议建立青年志愿者基地,让他科室的年轻人轮流去帮扶。在他的带动下,先后有7名志愿者前往工作。


  2008年汶川地震后,魏文斌作为香港福佑基金会的义工赴地震灾区进行实地考察和灾情评估,却不幸发生意外,导致腿部骨折。在接下来长达数月的治疗、康复过程中,魏文斌亲身感受到了患者内心对医生的期待和渴盼,深刻理解了医生的职业使命。他体悟并思考着,记下了近3万字的《疗伤日记》,被一些从事医学人文教育的专家认为是难得的生动教材。


  长期处在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中,魏文斌的健康已严重透支。同事们经常强迫他休息,但一见到病人,他就又精神起来。在魏文斌的心中,有一个他一直默默追求的最高境界——做一名既有医术又有医德的好医生。

  本文摘自中国广播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