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谨防胃肠型感冒

2017年06月17日 2059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胃肠型感冒在现代医学中属于上呼吸道感染的范畴,又称“呕吐性上感”,在中医学上属时行感冒之外感夹湿证,多发生在春末夏初或夏末秋初,主要经飞沫直接传播,临床症状除有鼻塞、流涕、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外,伴有胃胀、腹痛、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一天排便多次,身体感觉乏力,严重时会导致机体脱水、体内电解质紊乱,免疫系统遭到破坏。这时如果予止泻药物进行治疗,不但不会缓解病情,反而会延误病情。

病因

胃肠型感冒主要是由一种叫“柯萨奇”的病毒引起的,同时伴有细菌性混合感染。其诱因主要是来自外部刺激等因素,天气冷暖变化时发生较多,这是由冷空气对肠胃刺激,再加上不良生活习惯,如暴饮暴食、过食生冷或辛辣食物等造成的。

临床症状

胃肠型感冒是感冒的一种,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常急性起病,表现为畏寒、高热、头痛、头晕、全身酸痛、乏力等中毒症状,呼吸道卡他症状较轻,而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表现较为显著,其中腹泻是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脓血、粘液。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大便失禁等症状。

检查

发病后应去医院做血常规和大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必要时还要进行肝功能等相关的化验,以排除由其他病菌引起的病变,如肠炎、细菌性痢疾、传染性肝炎等。

治疗

1.休息:胃肠型感冒的治疗主要以休息为主,一方面为减少体力消耗,以增强机体同疾病斗争的能力;另一方面让胃肠充分休息,减轻胃肠负担。

2.西医治疗:主要以抗病毒、补液、止泻、维持电解质平衡为主。

3.中医治疗:多根据临床证候辨证施治,现临床多选择藿香正气方治疗。

与急性胃肠炎的主要区别

胃肠型感冒有别于胃肠炎,其主要区别在于急性胃肠炎患者以前常有不洁饮食史,最常见的病因是进食凉菜、烧烤、火锅、剩菜剩饭等,这些食物容易被沙门菌属或金葡菌毒素污染,导致急性胃肠道炎症,恶心、呕吐较为剧烈,呕吐物常有刺激性气味,严重时也可出现发热,但不会出现类似于感冒的呼吸道症状如咽痛、鼻塞、流涕、咳嗽、咳痰等。而许多人在胃肠型感冒发病的起初,常把它误当作急性胃肠炎来治疗。

预防

注意锻炼,增强体质;多喝水,最好不要喝冷藏的饮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慎起居,适寒温,盛夏不可贪凉露宿;居住处保持空气流通,室内可用食醋熏蒸作空气消毒;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