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想长高,脾胃就要好

2022年08月02日 3994人阅读

大家好,我是江西上饶慈脉中医(徐氏中医)的徐医生。

孩子长高,是做父母的非常关心的事情,然而孩子长不长高和孩子的脾胃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脾胃就像是食物一个中间站,一个好的脾胃来才能让孩子更好的吸收,吸收的好才能提供充分的“养料”。

如今家长对于孩子的健康非常的重视,也会在各个平台了解孩子长高的因素,也意识到了脾胃的重要性。通常脾胃不好的朋友就会积食,那么为什么会积食呢?

其实孩子积食,不仅仅是吃了不对的食物,还有吃多了也会积食,并不是说让小孩子吃的越多越好,一旦孩子出现了积食,就会影响吸收、从而影响脾胃功能。正所谓积为百病之源,如果孩子积食了,会导致孩子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然而在喂养过程中,我们很多家长都犯过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尤其是孩子吃的少,就想多喂一些,有时候甚至是硬塞,俗话说食色性也,吃东西本就是一种本能,饿了吃,不饿就不吃,这就是自然规律,如果硬塞,就会进入一个错误的循环,塞→积食→脾胃虚弱→吃不下,继续塞→积食→脾胃进一步虚弱。

这些年,来医馆看诊的孩子,我发现有很多都是由于积食导致的,这些小孩发育的慢,身材瘦小,一个个都脾胃虚弱,一部分很多家长听医生说自己的孩子不长个是因为脾胃虚弱,容易出现积食,进而容易反复生病。结果就反其道而行之,只给孩子吃清淡的,不吃荤的,这样下来,孩子依然反复生病,生长速度也同样很慢,同时还增加了营养不足以及营养摄入不足,导致了营养不。临床上有一个小朋友3周岁的时候的生长曲线还在15%这一档,5周岁的时候生长曲线不到3%,这个在临床中已经要下矮小症这个诊断了,就是因为盲目忌口,营养不良所导致的。

为什么要说这些呢?就是想要提醒家长们,凡事不要走极端,一旦走极端,反而情况会更糟糕。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一句话: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我们孩子的饮食对孩子的生长是非常重要的,这时候除了不硬塞,还要让孩子自主用餐,这点很重要,家长放手,孩子自己吃饭吸收的会比喂食更好。吃饭快的孩子尽量让他多咀嚼,吃慢一些;喜欢吃肉的孩子要控制肉的摄入,增加其他蔬菜、豆制品、菌菇等食物的摄入。平时生活中少吃容易对脾胃造成负担的甜食、油腻、生冷、口味重的食物。

孩子吃饭这个事要看孩子自己,不要觉得每天一定要到达多少的摄入总量,你强迫他吃进去的,并不是他想吃的。有压迫就有反抗,你能控制他一时,但是控制不了他一世。所以建议孩子吃饭的,还是一点把吃饭的这个权利,还给孩子自己。他要吃多少,让他自己决定。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吃饭时候要有规矩,养成定点、定时吃饭的习惯,同时吃饭就是吃饭,不看电子产品、不玩玩具,不围着他转,每一餐饭控制在20分钟到30分钟之间,吃不完就收掉。

同时很重要的一点,要给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结构、饮食嗜好。比方说有些孩子只喜欢吃主食,有的孩子无肉不欢,有的孩子不吃菜,这样都是不合理的。每一种食物都有自己营养,想要孩子长得好,那么就要摄入各种营养,而这些丰富多样的杂食才能满足各种营养,让孩子更好地长高。孩子有时候不吃这样东西,并不是真的不吃,也许是烹饪的方式,也许是心情问题,此时家长要有耐心。小朋友接受一样新的食物需要10多次,甚至20多次,这个是很正常的,多鼓励,多进行正面反馈。因此帮助小朋友培养出正确的饮食习惯,观念,这才是真正的终生受益。

凡事有所有的,我们做家长的要懂得取舍,推荐两个饮食的方式:

①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标准,均衡孩子的饮食。

②结合反馈式的喂养。在一个标准前提下进行动态调整,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方式。

另外除了孩子的饮食之外,就是要调理好孩子的脾胃功能。孩子的脾胃调理,在我们中医调理肯定要讲究辨证,孩子脾胃问题分为:脾虚不运、脾胃气虚、脾胃阴虚、胃强脾弱、肝脾不和。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的脾胃不适,一定要观察孩子的情况,到医馆面诊,对症下药才能,切不能自己用药,只有孩子的脾胃好了,积食就会少了,只有脾胃好了,孩子才会爱运动,脾胃好了,孩子才会生病少了,脾胃好了,孩子才能睡得好了。所有的一系列都做好了,孩子才能长得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