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置换科普

2018年06月20日 859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寿命明显延长,骨科的老龄患者日益增多,其中很大一部分为关节内骨折和关节退变性疾病,常见的有股骨颈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股骨头坏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疾病。这一类患者常合并有严重骨质疏松、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等基础病史,传统的保守治疗疗程长、效果差,患者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易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褥疮等并发症,给患者本人和家庭、社会带来极大的痛苦和负担。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骨科厉晓龙

 针对这部分患者,近年来,我科大力开展髋膝肩关节置换手术,术前对患者进行精细化检查和评估,请院内相关兄弟科室协助诊治,和家属详细交待治疗方案配合医生治疗,术后严密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加强护理,康复指导患者肢体功能锻炼。

  患者的肢体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大为提高,在解除患者痛苦的同时,也大大减轻了患者的家庭负担。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与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在临床上几乎同时开始应用,但无论在实施数量及长期效果方面均不能与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相媲美,其主要原因是肩关节活动范围大、患者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高,而关节重建后的功能康复水平很大程度取决于周围软组织的条件。为避免并发症及改善预后,仔细选择适应证、熟悉肩关节的解剖和力学机制、精确的重建技术都是非常重要的。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是对由于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异位严重而无法重建的肱骨头使用人工假体置换的治疗方法。目的是切除病灶,清除疼痛,恢复关节的活动与原有功能。

骨折人工肱骨头置换的指征:

  • 年龄在60岁以上

  • 四部分骨折伴有肱骨头粉碎或脱位

  • 关节面破坏大于40%

  • 有明显骨质疏松

  • 术前通过X线、CT判断肱骨头无修复可能或肱骨头缺血坏死几率大

康复目标 :

  1.预防术后并发症:假体松动、术后肩关节不稳定、异位骨化、感染等。

  2.改善和恢肩关节活动范围,减轻肩部疼痛。

  3.恢复患者独立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术后康复治疗程序:

  1.术后第1——2天

  进行柔和的关节锻炼、握拳和松拳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和手指的功能恢复。患肩在休息时固定于中立位,减小肩袖张力。

  2.术后第3天

  进行上肢关节(手、腕、肘)被动、主动伸屈运动,以及肩部肌肉等长收缩,每次10分钟左右,每天3——5次,以促使上肢远端肌力、腕关节功能的尽早恢复。

  3.术后第4——7天

  健侧肢体协助做伸肘、屈肘运动,仰卧位时外旋和上举运动,外旋运动时屈肘90°用健侧手握住腕部上举过肩并用手触前额,逐渐超过头部,每天4次,每次10分钟左右。

  4.术后第7——14天

  增加“摆动”练习,弯腰患臂下垂,手持木棍,在地面上进行内旋或外旋画圈,并逐渐增大圈的半径。练习时躯体前屈,可以减轻患者肌肉克服重力的负担,使肩部肌肉进一步松弛。

  5.术后第3周

  术肢做主动活动锻炼。在进行功能锻炼期间,利用理疗消除疲劳、缓解疼痛、促进愈合。开始增加等长功能锻炼,屈肘90°,用健侧手、墙壁等作为阻力,然后等长收缩内外旋肌群。

  6.术后第6周

  三角肌和肩袖的创伤基本愈合,开始逐渐做三角肌和冈下肌的主动练习。以上锻炼方式,每天重复5次,每次5分钟左右,进行主动的前屈、后伸、内旋、外旋活动。逐渐增加肩关节肌力和活动范围。

  7.术后晚期

  鼓励患者尽早使用术肢完成日常活动的同时,禁止激烈活动,不宜上提或拖拉重物及投掷、挥动手臂,以免引起置换关节脱位、松动甚至假体柄折断。

典型病例:

女,82岁,右肱骨外科头、颈粉碎性骨折脱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