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菌移植新领域:儿童自闭症治疗新突破
2018年08月22日 1363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粪菌移植技术自应用以来,通过改善个体肠道微生态,已先后在血液病、炎症性肠病、帕金森病、癌症等慢性疾病患者辅助治疗中获得非常好的疗效,成为传统治疗效果欠佳者缓解疾病进展的重要武器。国内多家医院将粪菌移植技术应用于儿童自闭症的治疗,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儿童自闭症又称为儿童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亚型,也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以男性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期,临床上主要有三大核心症状:社交障碍,沟通困难和重复,刻板行为。约有3/4的患者伴有明显的精神发育迟滞,一部分孩子还会伴有智力发育障碍。孤独症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儿童精神疾病第一位,已成为严重影响儿童健康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据估计,中国孤独症患者数量已超过1000万,其中14岁以下的儿童超过200万。
对于自闭症的具体病因尚无法完全明确,目前认为它是一类多因素导致的综合征,包括遗传因素和各种可能的因素,如病毒感染、免疫异常、营养缺乏、重金属代谢异常、出生时父母年龄、父母疾病等。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肠道微生物与自闭症关系密切。许多自闭症患者通常伴有明显的胃肠(GI)症状,如腹泻、便秘等,且儿童患者往往存在多种饮食问题,表现为对味道、质地和气味等感官刺激极端敏感,对吃的东西极其挑剔。这些胃肠道症状与患者自闭症严重程度也明确相关,研究认为肠道各种菌群失调均会影响胃肠道功能和肠道内环境的稳定,肠道炎症导致肠道黏膜通透性增加,真菌、病毒及各有害菌释放的神经毒素通过肠道迷走神经传入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引起了自闭症的各种行为表现。粪菌移植带来的有益菌群可以改变肠道微生物群和血液代谢物谱,纠正肠道通透性,有效地平衡肠道微生物群,减少改善自闭症患者胃肠道和各种神经发育障碍表现。2017年Dae-WookKang等人研究证实粪菌移植治疗是对于儿童自闭症患者是安全的,在反复多次治疗至少8周后患者的消化道或自闭症相关症状均获得显著改善。
粪菌移植通过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肠道内,重建新的肠道菌群,既往主要用于肠道疾病的治疗。但研究证实肠道微生物和肠道构成的“肠脑”也被称为人的“第二大脑”。肠脑与大脑之间双向互通,通过脑肠轴(Brain-gut-axis)进行连接。肠脑能够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进而影响人的情感、认知和行为,并且肠道微生物可能在其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粪菌移植对于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氏症、自闭症、癫痫以及糖尿病等代谢类疾病等均可以通过有效改善肠道菌群比例失衡,进一步改善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