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占位的几种可能
2019年07月24日 1069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很多人在常规的健康体检中会查出肝占位性病变。这时候的第一反应是自己可能得了癌症。在这里,菊梅医生明确的告诉大家肝脏占位绝对不等于肝癌。那么肝脏占位是怎么回事?和肝癌又有什么联系呢?
1、肝占位的临床意义
当进行肝脏B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时,常会被诊断为“肝占位性病变”即我们俗称的“肝占位”。
所谓肝占位性病变是指在正常肝脏B超的均匀回声或CT的均匀密度上,肝实质内出现的异常回声区或密度区。表明肝脏发现异生物,肝占位性病变就是在暂时不能明确诊断时,对异生物的统称。所以肝癌是会有肝占位的表现,但肝占位并不一定是肝癌。
2、肝占位的常见病变鉴别
肝占位虽然不能等于肝癌,但是可以说是包括肝癌的。那么肝占位有哪些常见的病变呢?
1.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的B超表现为高回声,呈低回声者多有网状结构,密度均匀,形态规则,界限清晰。较大的血管瘤切面可呈分叶状,内部回声仍以增强为主,可呈管网状或出现不规则的结节状或条块状的低回声区,有时还可出现钙化高回声及后方声影,系血管腔内血栓形成、机化或钙化所致。
2.肝细胞癌(HCC)
肝细胞癌是最常见的腹部肿瘤,亚洲发病率较高。肿瘤可以是单发、多发、浸润生长的,内部因出血或坏死,经常密度不均匀,且85%肝癌患者是由肝硬化发展而来。
1)早期肝癌
小肝癌可能一过性强化,只在动脉期高强化,部分小肝癌可能边缘强化,需要与血管瘤鉴别,一定注意其他期相观察结节强化方式是否与血液强化方式一致。
2)晚期肝癌
肝癌可无临床症状,直到晚期被发现,晚期肝癌可密度不均,可有包膜、出血、坏死、分隔。门脉期因为对比剂快速流出,可呈等密度或低密度。
3.肝腺瘤
肝腺瘤为较大、边界清楚、含包膜的分化良好的实性肿瘤,中央可有出血或坏死。好发于年轻女性,与口服固醇类激素或糖原蓄积症有关。
CT可为高强化,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其内可见低密度脂质成分。可见出血、包膜,包膜可延迟强化。但这些表现均不特异,但恶性肿瘤如肝癌相对腺瘤来说,对比剂流出较快。约7%肝腺瘤可见脂肪,MRI显示更清楚。
4.局灶结节增生FNH
FNH是肝脏组织过度增生、排列紊乱,内部可见瘢痕。
5.纤维板层癌FLC
FLC是不常见的肝恶性肿瘤,侵袭性低于HCC。典型FLC可发生在年轻人,10-20cm实性不均密度占位,边缘结节状,中央瘢痕,影像学瘢痕呈低密度,MR低信号,可见延迟强化。
6.胆管癌
内镜超声可以避免肠气的干扰,超声探头频率高,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肝外胆管肿瘤。它对中下段胆管癌和肝门部胆管癌的浸润深度判断的准确性较高。还能判断区域淋巴结有无转移。引导下可以做直接胆道造影,也可以穿刺抽取胆汁测定CA19-9、CEA和做胆汁细胞学检查。
7.转移瘤
肝脏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转移部位,常来源于:结肠癌、胃癌、胰腺癌、乳腺癌、肺癌。转移瘤常同时累及肝左右叶。
乏血供肝转移瘤常见于胃肠道肿瘤、肺癌、乳腺癌、头颈部肿瘤,门脉期相对肝实质呈低密度,边缘可见强化。乏血供肿瘤应与局部脂肪浸润、脓肿、不典型HCC、胆管癌鉴别。
8.肝脓肿
细菌进入肝脏的途径有4条。
1)经门静脉,最常见,常由腹部感染波散而来,常发生在右叶(与血供有关,详见肝脏解剖)。
2)经动脉,败血症(如感染性心内膜炎)时,细菌经动脉波散至肝脏,常发生于肝外周部分。
3)经胆道,如胆道操作(ERCP等),细菌逆行感染,常发生在一处,向四周扩散。
4)外伤,直接感染。
从上述可见,肝占位性病变并不是“肝癌”的代名词,仍应采取积极态度诊治。
如果实在没有挂 hao hao 源的情况下,可以点击我的个人主页最上方的及时公告或通知,根据病情及门诊量来确定是否可以加 h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