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忧郁症
2019年01月08日 8560人阅读
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在产褥期出现抑郁症状,是产褥期非精神病性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国外报道为3.5%-33.0%,国内为3.8-16.7%。产后抑郁症不仅影响产妇的生活质量,还影响家庭功能和产妇的亲子行为,影响婴儿认知能力和情感的发展。
病因:
(1)分娩因素:产妇经过分娩,机体疲惫,尤其生产时、产后的并发症,难产、滞产、手术产等均给产妇带来紧张与恐惧、神经系统功能状态不佳,促使内分泌功能状态的不稳定。
(2)心理因素:最主要的是产妇的个性特征。敏感(神经质)、自我为中心、情绪不稳定、内向性格等个性特点的人群容易发生产后心理障碍。
(3)内分泌因素:分娩后产后体内HCG、人胎盘生乳素、孕激素、雌激素含量急剧下降,可能在产后抑郁症和精神方面起重要作用。
(4)社会因素:孕期发生不良生活事件,如失业、夫妻分离、家庭不和睦,特别是缺乏来自丈夫与长辈的理解、支持与帮助等不仅是影响产后抑郁症的重要因素,而且还是影响产后抑郁恢复的重要因素。
(5)遗传因素
临床表现:
产后抑郁症多在产后2周内发病,产后4-6周症状明显,病程可持续3-6个月。典型症状是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悲伤、沮丧、反应迟钝、常失去生活自理及照料婴儿的能力,自责、自罪,担心自己或婴儿受到伤害,重者可有伤害婴儿或自我伤害的行为;亦可出现食欲不振、心悸、出汗、失眠等。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提供温暖、舒适的环境,合理安排饮食,保证产妇的营养摄入,使产妇有良好的哺乳能力。让产妇多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产妇在白天可从事多次短暂的活动,入睡前喝热牛奶、洗热水澡等可协助入睡。
(2)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非常重要,使产妇感到被支持,尊重、理解,信心增强,加强自我控制,建立与他人良好的交流能力,激发内在动力去应付自身问题。家人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减少或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和压力。
(3)产妇应逐渐适应角色的转换,多与婴儿进行交流、接触。
(4)遵医嘱应用抗抑郁药,并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5)预防:大部分病人预后较好,症状缓解、社会和职业功能恢复,大约70%病人一年内治愈,但再次妊娠有50%复发率。早期识别和早期干预是预防产后抑郁症加重、造成严重后果的根本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