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小三阳转阴,是真的吗?
2018年05月19日 860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众所周知,乙型肝炎病毒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一旦感染乙肝病毒,被感染者将终身携带乙肝病毒。临床上最简单的检查方法就是抽血检测乙肝两对半或者做乙肝病毒定量检测,绝大多数人可以得到明确诊断。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炎称为乙型肝炎,乙型肝炎分为急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
急性乙型肝炎
潜伏期6周~6月,一般为3个月左右,血清学常常表现为HBsAg、HBeAg、HBcAb阳性,即大家熟知的“大三阳”,这种患者的血液里乙肝病毒高度复制,具有较高的传染性。急性乙型肝炎的特点是:①患者之前未曾感染过乙肝病毒;②肝功能检测会出现转氨酶和总胆红素较大幅度升高;③HBsAg在病程早期呈高滴度,随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直至低于检测下限;④病程较短,无需特殊治疗,大部分患者六个月内肝功能恢复正常,HBsAg、HBeAg、HBVDNA可以转阴,并出现HBsAb阳转,获得对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成年人急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大多能自愈,只有5%到10%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大约1%发展为急性肝衰竭。
慢性乙型肝炎
乙肝病毒DNA检测为阳性,病程较长,往往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床有慢性肝炎表现者为慢性乙型肝炎。可以有HBsAg、HBVDNA和HBeAg阳性,HBeAb阴性;或HBsAg和HBVDNA阳性,HBeAg阴性,HBeAb阳性或阴性等多种模式的血清检测结果组合。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可以隐匿发病,也可以急性暴发。慢性乙型肝炎往往有发展成肝癌或者肝硬化的风险。患者往往需要长期服用相应的药物控制病毒的爆发。
陕西省保健学会肝病分会脂肪肝学组副组长吴文平主任等发表的文章表明“小三阳”为急性乙型肝病毒感染趋于恢复,或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性相对较弱。经查阅同事所说的患者历史结果发现,患者是2017年9月份检测出的“小三阳”,距今已有七个多月,其转氨酶等结果已显示在正常参考范围内,在这期间或更早之前,该患者并没有再做过任何乙肝两对半和肝功能的监测。患者是否为急性乙型肝炎已无从得知。若该患者上次检测出的“小三阳”是属于急性乙型肝炎恢复期的检测结果时,那么本次检测出单独HBsAb阳性的结果是可以有的,也就是说“小三阳”转阴,是真的。反之,假如患者为乙肝病毒携带者,那么本次结果就是不真实的,有可能是患者的亲属带其身份证冒名顶替来抽的血,而我们工作人员无法从样貌上辨识。
无独有偶,几天后又遇到了一个男性患者,也是第一次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为“小三阳”,第二次检测结果却单独HBsAb阳性。通知患者带身份证一起过来,然而患者极度抗拒再抽血复查,并要挟同事将其结果发出。经协调不成功后,我们查看监控视频,最后查出实为患者委托他人带自己的申请单去抽的血。
HBsAg有一定的自然转阴率,据观察并不多见,国内外的资料显示,HBsAg年转阴率为0.2%-1.2%,不超过2%,工作中遇到这样的情况要认真核实患者信息,了解清楚患者情况。切忌将结果草率发出,这既是对患者的负责,也是对检验者自身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