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2018年02月12日 906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创建人: 曾海 主任医师 重症医学科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审核人 专家委员会 提交时间 2018-02-11 16:51:35
疾病基本属性
对应ICD-10疾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
别名:暂无
英文名: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发病部位:蛛网膜下腔
症状:头痛恶心呕吐昏迷
就诊科室:神经外科
多发人群:高龄吸烟、酗酒人群女性
并发疾病:癫痫脑积水
治疗手段:综合治疗
是否遗传:否
是否传染:否
疾病介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是 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脑血管疾病,占所有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 85%左右。
疾病知识
症状
突发剧烈头痛是本病最常见的症状,往往被患者描述为此生最为剧烈的, 呈炸裂样并立刻达到最重程度的头痛;
可伴有恶心呕吐、颈项强直、畏光、短暂性意识丧失或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如颅神经麻痹症状)。
另外,高达 20%的患者伴有各种类型的癫痫发作。
对于昏迷、合并外伤或不典型头痛的患者,容易误诊。
病因
年龄增长会增加未破裂动脉瘤的出血风险。
女性动脉瘤患者的破裂风险更高, 其原因还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
吸烟是本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戒烟可以降低本病风险。
饮酒与本病危险关系不如吸烟明确,但许多研究表明酗酒可以增加本病的风险。
高血压是否可以作为本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尚存在争议,但可能与动脉瘤的形成破裂有关。
遗传因素也被认为是本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检查
1、全身及神经系统查体,重点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及意识水平。
2、影像学检查:CT、MRI;
3、全脑血管造影、3D旋转造影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
4、腰椎穿刺检查仍然是排除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诊断
突发剧烈头痛的患者应高度怀疑本病;
对于怀疑本病的患者应尽快进行全身及神经系统查体,重点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及意识水平;
Hunt-Hess 分级及 WFNS分级系统是简单有效的评估患者严重程度及判断临床预后的手段;
结合影像学检查等典型临床表现、腰椎穿刺检查排除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全脑血管造影综合评估确诊。
治疗
一、一般治疗
1、密切监测,并保持患者绝对卧床, 进行镇静、镇痛、止咳、通便等对症处理。
2、在本病发生后到动脉瘤闭塞前,适当控制血压以降低再出血的风险(将 收缩压降至 <160mmHg 是合理的,但需考虑脑灌注压的维持和防止脑梗死的发生。
3、对于无法尽早行动脉瘤闭塞治疗的患者,可以应用抗纤溶止血药物进行短期治疗 (<72 小时),以降低动脉瘤闭塞治疗前早期再出血的风险。
二、手术治疗
1、对大部分破裂动脉瘤患者,血管内治疗或开颅手术应尽早进行,以降低本病后再出血风险。
2、建议由神经外科医师和神经介入医师共同讨论,制定治疗方案。
3、对于同时适合血管内治疗和开颅手术的破裂动脉瘤患者,有条件者可首选血管内治疗。
4、对于伴有脑内大量血肿(大于 50mL)和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可优先考虑开 颅手术,而对于高龄患者(大于 70 岁)、本病病情重(WFNS IV/V 级)、后循环动脉瘤或合并脑血管痉挛患者可优先考虑血管内治疗
三、并发症的治疗
预后
入院时的神经系统状态、年龄及头颅 CT 显示的出血量与本病 预后关系最为密切。
神经系统状态,特别是意识水平是决定预后的最主要因素;神经系统状态差、高龄患者、出血量大大患者预后不佳。
预防
1 名以上 I 级亲属患本病的家族成员以及多囊肾患者,建议常规行动脉瘤筛查,对于首次筛查结果为阴性的患者,建议进行定期的影像学随访。
对于罹患高血压病且具备其它危险因素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建议进行无创的血管影像学筛查。
戒烟戒酒、常规的血压监控、增加蔬菜摄入,可降低动脉瘤破裂出血的 风险。
在分析动脉瘤破裂风险时,除动脉瘤部位、大小以及患者年龄与健康状况外,还应考虑动脉瘤的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特征,结合手术风险等情况,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进行手术干预或随访。
健康问答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严重吗?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多学科的专业知识支持, 涉及到神经重症医学、神经外科学和神经病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