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越冷 肝越容易出状况

2017年09月04日 1046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季节交替的时候,很多人睡不好,因为身体差,无法快速适应外界变化;春天到来的时候,很多人睡不好,因为春季肝病多发,肝病发作期间肯定睡不好。再就是大冬天,很多人会失眠,且天气越冷越容易睡不好。

为什么呢?

白天太累。年底了,工作压力大,加上各种应酬较多,比较劳累,生物钟可能会变得不规律,甚至会出现昼夜颠倒的情况,这个时候,肝病患者会出现肝功能恶化。

经常熬夜。晚上11时至次日凌晨3时是血液归肝的时间,也是肝脏最好的休息时间,但现在有很多人玩微信,无聊阅读时间大大延长,朋友圈里有几百个“朋友”,还不好意思删除,每天晚上睡觉前,在手机上不停阅读,字又那么小,一两年下来,眼睛就看坏了。“肝开窍于目”,老是11点以后熬夜看微信,肝功能不出现异常才怪,结果就是睡眠不好。

喝酒过多。冬天喝酒机会多,喝酒会加重损害肝细胞,甚至导致肝细胞坏死。肝不好,肯定睡不好。

吃得太多。冬季气温较低,人的胃肠供血量增多,消化吸收功能增强,人容易饿。如果晚上吃太多,食物常常扰乱肝脏的宁静,导致代谢紊乱,为肝病发生提供条件。

吃得太少。冬季人体基础消耗大,需要更多能量。但如今节食成风,饿着肚子上床,肝血亏虚,心神处于气血不足状态,睡不好。

吃得太油。冬季气温过低,人体为了保持一定热量,就必须增加体内糖、脂肪和蛋白质分解,以产生更多能量,但过多的脂肪妨碍肝原合成,造成肝功能减退。

老是郁闷。天气变冷最怕肝气抑郁,轻者使人神经衰弱、内分泌紊乱,重者可致精神失常、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并大大降低人体免疫能力,伤及肝气,导致肝病。

旧病复发。本来有肝病,或者肿瘤患者手术后元气大伤,化疗药物用多了,肝肾都受损,老是做恶梦,出冷汗,白天人没有精神,吃不下东西,失眠。

“肝脏好,人生是彩色的;肝脏不好,人生是黑白的”

中医怎么看待肝?我们来听听胡庆余堂、方回春堂名老中医是怎么说的。

肝脏与其他器官关系。我们人体是世上最强大、最精密的“仪器”,每个脏器看似独立,其实密切相关,脏与脏之间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

肝与情绪的关系。中医讲,肝主怒,怒伤肝,肝血太重,就容易造成面红耳赤,头晕,头疼,这种就是肝火旺的表现,中医讲“人卧血归肝”,肝藏血,充足睡眠能养血的同时又可以充分的使肝气得到一个疏泄,长期睡眠不足,会造成肝火越来越旺,表现为情绪暴躁,爱发脾气,所以说充足睡眠可以养肝,可以使情绪能够达到非常好的境界。反过来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也利于养肝。

肝与眼睛的关系。中医里有一句话就是说肝和眼睛的关系,叫“肝开窍于目”,眼睛是肝脏的“窗口”。眼睛经常发花、眼角干涩、看不清东西,除了视力下降引起的问题,也是肝脏功能衰弱的征兆。凡非外伤引起的视力下降均与肝气血虚有关,如果肝脏湿热重,眼睛表现浑浊而黄,如果肝火很旺,眼睛表现红甚至发炎,如果肝气亏,看书稍久就容易疲劳,进一步亏下去,便成近视眼了。反过来眼睛太过疲劳,用眼不当也会影响到肝脏。肝是明目的源泉,肝养好了,眼睛自然好使。

现在很多人开始缩减微信里的朋友圈,帖子太多,大多鸡零狗碎,字太小,看的时间长了,眼睛就吃不消,真正的问题是,玩微信的危害直指肝脏,这个代价太大了,赶紧删朋友圈。

肝与心的关系。心主血脉,肝主藏血;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调畅情志。所以心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和精神、情志方面。

(1)血液方面:心主血,推动血液在经脉内运行不息;肝藏血,贮藏血液并调节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的血量分布。心肝两脏相互配合,共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只有血液充盈才心有所主,肝有所藏。

(2)精神和情志方面:心主神志,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肝主疏泄,调畅情志。精神和情志活动,均以血液为物质基础,而心肝两脏在血液运行方面关系密切。所以心肝两脏共同调节人的精神、情志活动。

心与肝相互影响,心肝阴血不足,往往互相影响。临床上表现为心慌,心悸,面色不华,舌质浅淡,脉细无力,头晕目眩,妇女月经涩少,失眠多梦等。

现在很多西医觉得奇怪,一些女的,白细胞老是很低,人没有力气,头晕,查来查去查不出原因。有老中医发现,这样的女性往往吃得比较素,家庭关系不和睦,还有肝胆结石。这些人肝的疏泄、藏血功能都一般,所以不仅白细胞低,她血小板也低,血色素也低,是“血三低”。这样的患者,疏肝才是关键。这个西医没有办法,有患者听老中医指点,到老字号买来五芝自己煎着喝,困扰了10多年的“血三低”,两个月后明显改善了。因为灵芝类草药是疏肝、安神的。

肝与胆的关系。根据中医的传统理论,肝与胆互为表里,生理关系同样非常密切。肝主疏泄,胆主通降。胆汁的正常排泄,依靠肝的疏泄功能,而肝脏功能失常,势必影响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反之,胆汁排泄不畅也会影响肝的疏泄。从功能上看,胆囊也是肝脏的好帮手,肝脏分泌的胆汁储存在胆囊内,一旦我们开始进食,胆囊就开始收缩,于是胆汁流入十二指肠、帮助脂肪的消化。肝与胆确实是一对“荣辱与共”的器官。肝病常常影响胆,胆病也常波及肝,有肝病的人更容易患上胆结石,另一方面,胆结石、胆道蛔虫或肿瘤,也会使细菌“逆流而上”,引起肝脏乃至全身的感染。

肝与脾的关系。肝与脾主要是疏泄与运化,生血与藏血的关系。脾的运化有赖于肝气的条达,而肝的疏泄、藏血,又需脾胃化生精微来供养。若脾失健运,生血乏源,可致肝血不足,若肝气郁结,疏泄失职,影响脾胃升降,运化失司,引起消化功能下降,食欲不振,可致“肝脾不和”;若脾胃湿热,上蒸肝胆,使肝胆疏泄不利,可以引起黄疸。由此可见肝病可传脾,脾病可及肝,它们是互相影响的。

肝与肾的关系。肝与肾主要是藏血与藏精的关系。肝藏血,肾藏精,肝肾同源,精血互生。肝血须要依赖肾精的滋养生化,肾精又须肝血化精不断地补充,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资生。若肾阴不足、肝失滋养可引起肝阴不足、肝阳偏亢的所谓“水不涵木”的症状;反之,肝阳久亢,消烁阴精,也可加重肾阴虚损,出现头痛、眩晕、腰膝腿软,尿浊或水肿等症。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女子月经生理和男子排精功能。

肝与肺的关系。肝藏血,肺藏气,肝气与肺气上下阴阳升降,以维持人体气机的正常升降运作,气血的运行,虽有心脏主管,但须有肺主治节及肝主疏泄作用的制约,两脏对全身气血的运行起着一定的作用。肝肺是相互影响的,如气机升降失常,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肝火灼肺,肺失清肃,常见胁痛,易怒,咳逆,咯血等肝火犯肺(木火刑金)的证候。反之,肺失清肃,燥热下行,也可影响及肝,肝失条达,疏泄不利,则在咳嗽的同时,出现胸胁引痛胀满,头痛头晕,面红目赤等肺燥伤肝(金不制木)的证候。

说来说去,都在说肝有多重要,曾有这么一句话,很形象:“肝脏好,人生是彩色的,肝脏不好,人生是黑白的。”

女养肝,男养肾。冬天失眠的更多的是女性朋友,她们情绪丰富,体力有限,气血经常不足,是流行世界的都市失眠症的主要受害者。

那么怎么养呢?老药工有好办法。

心肝宝贝

是要“轻手轻脚”来养的

从护肝的角度看过去,偶尔喝醉一次酒,有几天心情不怎么好,都只是“苍蝇”,真正伤害肝最厉害的,是失眠这只“大老虎”。

胡庆余堂、方回春堂的老药工说,失眠最伤肝,晚上11点胆经开,这个时候睡不着,伤胆气,胆气一虚,全身脏腑功能下降;半夜1点到3点睡不好,肝无法解除掉毒物,产生不了新鲜血液,脸上就会出现青色。

那么,这只“大老虎”怎么打呢?胡庆余堂、方回春堂、北京同仁堂、种德堂的老药工说,大人哄小伢儿入睡,要唱摇篮曲,不能唱摇滚乐。调理失眠,道理是一样的。

一是用药要“轻手轻脚”。因为失眠的人,心、肝、脾、肺、肾五脏都受到影响,调理睡眠的草药,药性越温和越好,味数越少越好。比方说自然生长的五芝中,五芝入五脏,青芝是入肝经的,玉芝是入肺经的,丹芝是入心经的,玄芝入肾经,黄芝入脾经,五芝的共同点是药性温和,补五脏虚劳。

二是要对症下药。五芝都是灵芝,但功能是有差别的。心神不宁的,要重用丹芝;肝气郁结的,要服疏肝理气的青芝;肝肾两亏的,要因人而异,金芝、玄芝、丹芝配伍应用。为什么《白蛇传》里面,白娘子不去采盗人参,铁皮石斛,而去盗丹芝?因为许仙是受惊吓导致一病不起,是心神不宁的病,对症用药要选宁心安神的药,这就要用到丹芝,说明编戏文的人还是懂三分医道。

他们说,民间有以形补形的说法,有一定道理。人参长得像人,参须像毛细血管,是人参强心功能的形象说法;自然生长五芝里面的青芝长得像肝,是青芝调理肝经疾病的生动说法;丹芝是一个心形,用它宁心安神,也可以说是以形补形;玄芝像肾的形状,肺主吸气,肾主纳气,雾霾那么厉害,要清肺,就要先补肾,他们就会加重玄芝的比例。

老药工说,没有一个人生病了还开心得像看小品一样的,病人大多肝气郁结,他们给病人配药,有很多诀窍的,就是从安神着手,先让病人睡着,“人卧血归于肝”,肝血充盈,肝的疏泄就有了物质基础,睡着了,毛病就好了一大半。中药历史几千年,这个“仙草”那个“仙草”,为啥五芝的“仙草”名气最大?因为五芝安神作用比其他草药叫得应。

“人卧血归于肝”是中医的发现,你躺在床上睡不着,整个人没有处于休息状态,这个时候,血是没有办法回到肝脏的,睡熟了,血就流到肝里面去了,肝就得到了护养,得到了疏泄。科学证实,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7倍!肝脏血流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强肝细胞的功能,提高肝脏这个化工厂的解毒能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