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选择及最新进展
2018年09月08日 2588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动脉导管原本系胎儿时期肺动脉与主动脉间的正常血流通道,由于此时肺呼吸功能障碍,来自右心室的肺动脉血经导管进入降主动脉,而左心室的血液则进入升主动脉,故动脉导管为胚胎时期特殊循环方式所必需。出生后,肺膨胀并承担气体交换功能,肺循环和体循环各司其职,不久导管因废用即自选闭合。如持续不闭合而形成动脉导管未闭。应施行手术,中断其血流。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占先天性心脏病总数的12%~15%,女性约两倍于男性。约10%的病例并存其他心血管畸形。
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主动脉至肺动脉分流血量的多少以及是否产生继发肺动脉高压和其程度。轻者可无明显症状,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常见的症状有劳累后心悸、气急、乏力,易患呼吸道感染和生长发育迟缓。晚期肺动脉高压严重,产生逆向分流时可出现下半身发绀。动脉导管未闭体检时,典型的体征是胸骨左缘第2肋间听到响亮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伴有震颤。肺动脉第2音亢进,但常被响亮的杂音所掩盖。分流量较大者,在心尖区尚可听到因二尖瓣相对性狭窄产生的舒张期杂音。测血压示收缩压多在正常范围,而舒张压降低,因而脉压增宽,四肢血管有水冲脉和枪击声。婴幼儿可仅听到收缩期杂音。晚期出现肺动脉高压时,杂音变异较大,可仅有收缩期杂音,或收缩期杂音亦消失而代之以肺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舒张期杂音。
动脉导管未闭诊断一旦确立后,如无禁忌证应尽早施行手术,中断导管处血流。大多数动脉导管未闭的患者可用经心导管介入方法(使用Amplatzer蘑菇伞或弹簧圈封堵)得到根治。对于过于粗大、或早产儿的动脉导管未闭可考虑使用开胸缝扎的方法。近年来,对早产儿因动脉导管未闭引起呼吸窘迫综合征者,可先采用促导管闭合药物治疗,如效果不佳,可主张手术治疗。动脉导管如分流量较大、症状较严重,则应提早手术。年龄过大、发生肺动脉高压后,手术危险性增大,且疗效差。患细菌性动脉内膜炎时应暂缓手术;但若药物控制感染不力,仍应争取手术,术后继续药疗,感染常很快得以控制。
近些年来随着外科微创介入的兴起和发展,对于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我们可以完全离开放射线去为患儿们完成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根据患儿的具体条件去选择完全超声引导下的经皮或经胸的介入封堵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形态是多样的,但主要的形态还是漏斗型和管型的,我们可以根据导管的最窄的位置去选择合适的封堵器去完成治疗过程,经皮穿刺股动脉或经胸小切口的径路去完成治疗过程,整个过程中完全不用放射线,不用体外循环,手术时间一般都能在一小时内,同时甚至可以实现不用气管插管,不用食道超声引导而完全应用经胸超声,患儿的住院时间也相应的明显缩短。
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越来越“人性化”,力求最小的损伤,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