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王的育儿经》-对父母的几点建议
2019年07月03日 940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转载]《小儿王的育儿经》
第六章 对父母的几点建议
备注:以下关于治疗方面的建议,仅供参考,请咨询中医师辨证后方可使用。切忌切忌!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杨东新
孩子生病时,带他看中医还是西医?如何给孩子服好药?服药时怎样让药的功效发挥至最大?父母掌握一些与之相关的知识是必要的,对孩子健康非常有利。
选择中医还是西医
西医是现代医学,应用现代诊疗手段进行诊断和治疗,用微观方法进行研究和认识疾病。在诊断上确切到细胞,治疗上应用元素为核心的化学药物进行治疗。它在诊断的基础上,对于同一种病的病人的治疗方法、药物是一样的。换句话说,西医治疗的是人所患的病。
中医是传统医学,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和大量的医疗经验,是通过医生个人的手、口、鼻、耳进行望、闻、问、切的检查方法,应用传统的中医理论体系、独特的分析方法,从个人整体情况,从宏观上进行分析后,作出诊断和选择治疗方药。而对于同一个疾病的不同病人,中医治疗的药物不一定一样。换句话说,中医治疗的是患病的人。(备注:通常我会解释:中医是整体论治,要见了孩子才能辨证处方)
中医、西医在基础理论上是不同的,但是它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在治疗疾病上,西医在攻克致病菌方面,有很好的疗效和方法。但是,这些化学药物除了对于病原微生物有杀除的作用,也会对人体内正常的组织有一定的副作用。尤其是现在西药还没有有效的杀病毒的药物,而现在孩子很多传染病、感冒、胃肠炎等都是由病毒传染造成的,用西药治疗就不是太理想。
中医在治疗疾病时,是从人体整体情况考虑分析,通过中医的辨证,分清疾病的阴阳表里、脏腑的寒热虚实,采用相应的中药进行治疗。中药以天然的植物、动物以及矿物质进行治疗,在几千年的医疗实践中,通过有意识的试用和观察,总结了自然产物的治疗作用和毒理作用,丰富了中药的用药知识,形成一整套中药治疗疾病的经验。尤其是在现代研究的基础上,应用中药杀灭病毒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特别适用于很多儿童疾病的治疗。而且一般来说,中药的毒副作用相对少,有经验的中医医生在用药上也非常仔细,努力做到把药物的治疗作用扩大,把它们的副作用减低到最小。
孩子得急重病,需要抢救时,最好先到西医医院儿科去急救。而一般的疾病,尤其是病毒感染性的疾病(大部分传染病、感冒、咳嗽、流感等),中药则有较好的疗效。孩子的胃肠疾病,消化不良、营养不良等小儿常见的功能性疾病也特别适合用中药来治疗。
应该说中医药和西医药是不冲突的,做得好是可以互补的,是可以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治疗条件。
很多父母在小儿疾病方面都有自己的经验,尤其在选择医院、医生、中医或西医上面,很多经验是值得其他父母借鉴的。但在这里,我们仍要给众多的父母以建议:
当孩子生病时,要选择特别负责任的、有较丰富的医疗经验的医生给孩子进行检查、治疗;
能打针就不输液;
能用天然药物就不用化学药物;
能应用医疗经验进行诊断,就少用或不用化验检查手段进行辅助诊断;
能用一些物理治疗方法就可以达到治疗目的的,就不用药物治疗;
能用中药治疗的疾病,就不用化学药物治疗;
对于功能性疾病最好用中医药治疗;
对于各种病毒所致的疾病最好应用中医药治疗。
备注:我想再补充一名:能吃药解决的就不打针,现在中国的家长见烧退不下去,连普通的感冒都要求医生打针,我无语,其实应该让他们去国外参观参观,我相信他们会很感慨......
小儿服中药时的宜忌
在服药期间,一般要忌食生冷油腻及不易消化的食物,如:脾胃虚寒的腹痛,忌食冰糕、汽水;疮疡疖肿、腮腺炎、水痘等小儿传染病,忌食鱼虾、牛羊肉等发物;发高烧、咳嗽痰多,忌食鱼、肉等生痰助热的食品。(备注:生病期间的宜忌非常重要,不论是否采用中医疗法,通常我都会交待饮食禁忌:一般生病期间,忌食生冷、鱼、鸡、海鲜等等,最多可以少吃点儿瘦肉)
服中药前后不宜喝牛奶。因为牛奶入胃会很快形成一层保护膜,不利于中药的吸收。
服发汗解表药时,不宜饮冷水、枕冰袋,而应配合用温开水和热粥,以利于发汗退热。
需饭后服药的,不要在吃完饭后马上就给孩子吃药,这样会使孩子因药物苦而呕吐。需饭前服药的,也不要吃完药就吃饭,这样也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应以吃饭前后至少1小时的间隔为佳。
有的父母给孩子吃药时,怕孩子嫌药苦,于是在药汤里放入许多白糖。其实,即使在汤药中放许多糖也还会有苦味的,尤其解不掉那种中药味的。而且糖多了,会对咽喉部产生刺激,尤其是咳嗽的孩子,会因此加重咳嗽症状。因此,喂药时最好不要加糖,待吃完药后,再给些糖吃,这样可以很快解除口中的药味。
常给孩子吃小药好不好
老北京有俗语说:“有病没病,至宝锭”、“吃点导赤丹,小儿保平安”,是说要经常给孩子吃一些小儿成药(俗称“小药”),可以预防不生病。这种说法在几十年前很流行,那时医疗条件尚差,生活水平尚低,有些小病可以用一些小药对付一下。但在今天来说,已经是不科学的了。
我们知道,每一种药物都有其特定的适应症,不问情况随时给孩子吃药,会造成孩子对于吃药的恐惧心理,当真正需要吃药的时候,喂药会遭遇反抗行为而更加困难。
再有,经常给孩子服药,对于孩子的身体健康也是不利的。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任何药物,使用得当可以治疗,用之不当就会对身体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产生毒副作用。就拿前面说的“至宝锭”来说,这是由26种中药组成,其中含有有毒性的中药如雄黄、朱砂等重金属药,还有寒凉的牛黄以及镇静性质的药物。至宝锭是针对小儿内热积食治疗的中成药,并不适合所有疾病。如果长期服用,也会损伤人体正气,降低抵抗力。小儿成药量虽小,但长期服用,也会引起药物蓄积而产生中毒。
经常给孩子吃小药的害处还在于孩子会产生对于药物的厌恶心理,并且在机体内还可产生抗药性。一旦孩子真的病人,会出现拒服药物及服用小剂量药物时效果差,甚至不起作用的现象。
因此,要想使孩子身体健康,不能单独寄希望于药物治疗上,而应该通过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进行体育锻炼而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小儿中药的煎、服法
(备注:中药的煎服法我有专论-请参考中药煎服法及注意事项 )
当父母带孩子到中医医院看病时,医生经常会开几付中药给孩子吃。因此,父母都应该学会如何煎煮中药以及给孩子喂药的方法。
小儿中药的煎法
中药汤剂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主要剂型,它由多种中草药根据辨证的法则组成,通常需要进行煎煮加工后才能服用。煎药的方法一般应注意下面几点:
1、煎药时最好用沙锅,也可用搪瓷锅,但不能用金属锅或带油垢的锅。将药放入锅中,加入适量冷水,水位要高于药物约一指左右。浸泡约10~20分钟后开始煎药。
2、煎药时,开始先用大火(武火),煮开后再用微火(文火)煮约15~30分钟,这样药物的有效成分才能彻底溶解出来。解表药和清解药煎药时间要稍短,约10~15分钟;而调理和滋补的中药煎的时间要长,约20~30分钟。
3、煎药一般要煎两次,总共要煎出100~200毫升左右的汤剂,分3次服用。孩子服中药汤剂应尽可能地煎得少一些,可分多次服用。
3岁以下的婴幼儿,一般1剂药煎两次后,总计60毫升即可,每服10~20毫升,日服3次。
3~7岁的孩子,可煎100~150毫升,每服30~50毫升,日服3次。
7岁以上的儿童,可煎150~200毫升,每服50毫升以上,日服3次。
因为煎药是两次,而服药要3次以上,所以孩子吃药就不能像大人那样煎一次服一次,而要将两次煎好的汤药合在一起分三份后,分服。
4、煎汤剂时,所煎中药会有先煎、后下、烊化、冲服和布包煎等多种要求,要注意区别,按要求煎药。
先煎药的煎法为:在煎群药前,将先煎药煎10~15分钟后,再放其他群药,按要求时间煎药。
后下药的煎法为:先煎群药5~10分钟,然后再放入后下药。
烊化药(或为溶化)的煎法为:用已经煎好的汤剂加热溶解需要烊化的药物,一起服用。
冲服药的用法为:将煎好的汤药送服药粉。
包煎药的煎药法:在煎药时,先用消毒后的纱布包好药后,与其他药一起煎煮。
小儿中药的喂法
每个父母都知道孩子喂药是多么困难,尤其是给孩子喂又苦又多又难喝的汤药更是困难了。所以有的父母尽管想找中医给孩子看病,但是因为喂药困难的问题而不得不改找西医了。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不管西药还是中药,他们都是有抵触情绪的,喂药都存在困难,多数不能自觉服药,往往拒服或服后即呕吐。只是西药做得适合孩子的口味,量也少,所以比中药要好喂一些。中草药汤剂味苦量多,婴幼儿喂服则更显困难,如果喂不得法,药物不能按时按量服用,会影响药物的疗效,因此掌握正确的喂服方法十分重要。
新病、急病要分几次服,慢性疾病可以少几次。如感冒高热、肺炎喘嗽等,一日内可分4~5次服;而哮喘则根据其发病规律,在发作前半小时服一次,另再服2次,但若昼夜持续发作,一日内服药次数也不得少于3次。
给孩子喂服汤药不能急于求成,尤其是乳幼儿,可以让孩子先吃几口药,喂少许甜食,慢慢再喂。对拒服汤药的孩子,可固定头手,用小匙将药液送入,使之自然吞下。
汤药中可加适量调味品,药品酸苦,可加入适量白糖、冰糖,但一般应该在服药后给孩子吃一些糖。若方中有苦寒中药,如黄连、黄芩、山栀等,也可用增加甘草的办法减轻苦味,有利孩子的服用。此外,孩子服用丸剂、片剂时,必须将其研成细末调服。散剂可调在米汤内服用。
另外,还要注意三点:
一、要注意服药的时间和药的温度
服药时间应以饭前后至少1小时的间隔为佳。不要与进餐时间相近,药量多者可分数次间歇给药。
凡调理补益的丸药、膏剂,可在清晨空腹或临睡时吞服或温服;驱虫的药物,宜空腹服用,有利于驱虫;消食导滞的药物,宜饭后服,以健脾和胃,帮助消化。
汤剂一般应温服;发表药要趁热服,使之容易起到发汗解表作用,有利于邪从汗解。高热、口渴、喜饮冷的患儿,中药可冷服。
呕吐者或婴幼儿可分多次喂服,以免把药吐掉。如属中西药物同时并用者,中药需与西药分开服用。
二、要注意不同年龄孩子的服药要求
新生儿吸收能力差,吞咽动作慢,因此喂药需特别细致、耐心。新生儿胃容量小,于喂奶前1小时左右给药为妥,喂药时间可把药物进一步浓缩,用奶瓶喂服,或加少量糖浆。必要时用滴管慢慢滴入,须待吞咽后再滴第二管。
给乳幼儿服药时可先将患儿抱起,半卧于喂药者身上,头部抬高,颈部垫以纱布或手帕,然后再喂药。但须注意不要强行喂服,以免口腔黏膜或齿龈受损出血。切勿捏鼻,以防呛入气管或引起窒息。服药后应将患儿抱起轻轻拍击背部,使胃内空气排出。婴幼儿患肺炎喘嗽时,因有气急,喂药不能太快,如有剧咳出现,则暂停片刻,再喂药。
对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儿童,由于多半已经懂事,能自动服药,但常有害怕和拒服现象,必须说服鼓励,尽量不采用强行喂药的方法。对这个年龄的儿童,要加强督促,防止他们把药倒掉。
三、要掌握危重昏迷患儿的喂药方法
重危昏迷患儿反应差,无吞咽动作,可鼻饲给药(经鼻孔插入胃管来给药)。
中成药与“药引子”配伍应用
中成药与药引配伍,是传统中成药临床使用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药引子”又称引药,因为多数方剂没有药引的记载,即使有药引也不一定在方中开出,所以药引仅仅靠口耳相传,加上“药引子”药味少、药量小,所以特别容易被忽视。但事实是,如果药引与中成药配合适当,可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药引子的作用
1、引经作用:药引可使各种药物的作用集中于某一部位或脏腑。如治疗肾阴亏的“六味地黄丸”,常用淡盐水送服,这是因为咸能入肾,可引药性集中于肾,以充分发挥治疗作用。
2、增强疗效:如治疗风寒感冒的辛温解表药中,常加入生姜、葱白为引,如此可增强发汗解表的疗效。
3、解毒作用:有些生药有毒,加入某种药引可减低或消除其毒性,如生姜能降低生南星、生半夏的毒性。
4、矫味作用:有些中药苦涩难咽或有异味,如治疗孩子百日咳的“鸡苦胆”,但若以红糖或冰糖为引,可减低其苦涩性味。
5、保护胃肠道作用:有些药物刺激胃肠道,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如清热解暑的白虎汤,苦寒败胃,但若常加粳米、大枣为引,可以护胃扶正。
几种常用药引
1、大枣:性味甘温,有补中益气、养血宁神的功效,能补脾胃,益气生津,调和营卫(指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及机体的防卫免疫体系),和解药毒。内含蛋白质、糖类、有机酸、黏液质、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等多种物质。凡脾胃气虚,产后血虚,营卫不行,心悸怔忡等虚弱症者,均宜以此为引。一般用5~10枚,水煎取汤送服中成药。如治疗脾虚腹泻时可用大枣汤送服“人参健脾丸”或“理中丸”。
2、生姜:有散风寒、解表止咳、暖肠胃,和胃止吐,温中散寒的功效。风寒感冒、风寒束肺咳嗽、阴寒胃痛和吐泻腹痛的方中常以此为引。一般用3~5片生姜水煎取汤,即为姜汤引,以送服相应中成药。
3、大枣加生姜:常常同时做药引,可补益脾胃,增加食欲,促进药物吸收,从而提高中成药的临床疗效。
4、红糖:即赤砂糖,性味甘温。有补血散寒、祛淤的功效。常用于妇科血虚、备寒,产后恶露未净,乳汁稀少,口干呕哕,虚弱血痢等症。常取红糖10~30克开水送服中成药即可。如治产后乳汁不下时,用红糖水送服中成药。
5、藕汁、藕节:藕汁有清热凉血、止血的功效,用中成药治疗血热出血时常用藕汁为药引,以增强疗效,用生藕捣汁,或藕节5~10个煎水即可。
6、芦根:有清热、生津、止渴、止呕的功效,适用于外感风热,口渴咽干及孩子麻疹初起时。一般用量为10~30克,煎汤送服中成药,如用芦根汤为药引,送服“羚翘解毒丸”治疗感冒。
7、黄酒:酒性辛热,有温通经络,发散风寒,行药势的功效。黄酒与寒性药同服,可缓其寒,与热性药同服,可舒筋活络。服用时,一般取黄酒15~50毫升,温服,如用作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可用黄酒或白酒送服“活络丹”;用作活血化淤,消肿止痛,可用黄酒送服“七厘散”。
8、米汤:米汤能补脾益胃,顾护胃气,防止苦寒药物伤胃。内含米油,即浮于汤面上的稠油状液体。脾胃虚弱及肠道疾患的病人服用中成药时都宜以此为引,特别是对有苦寒之性的药物,用之能制其药性之偏。米汤以小米为最好,大米也佳,取煮好的粥上部的汤汁,不拘浓度及用量。如可用米汤送服“启脾丸”、“小儿健脾丸”。
9、竹叶、灯心草:二药均有清心火,利小便,除下焦湿热之功效。适用于热淋及心火移热于小肠所致小便淋漓涩痛等。一般用3~5克煎水送服中成药。
10、葱白:有发汗解表、散寒通阳、解毒散结的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阴寒内盛及格阳于外的寒凝症,一般用葱白2~3段,切碎煎汤即成。
11、食盐:因咸走肾,可引药入肾经,适用于肾阴亏损的肾脏病症,如虚弱乏力,阳痿遗精,腰痛发稀者,一般取食盐1~2克,加水溶化即可为引。如常用淡盐水送服“大补阴丸”。
12、蜂蜜:味甘平,含多种营养成分,主补虚,有补中缓急、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的功效。治疗肺燥咳嗽,阴虚久咳,肠燥便秘,习惯性便秘,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症时,常以此为引。因其稠厚,用时先用开水冲调呈稀汤,一般一杯水冲1~2汤匙即可为蜜引。
13、食醋:味酸,可散淤止痛、解毒、杀虫、矫味。常用于妇人赤白带下、血崩便血、服通等症。用时取食醋两汤匙左右,冲开水半杯即可作引,送服“失笑散”可增强散症止痛的作用。
除上述外,还有薄荷、荆芥、苏叶、西瓜、梨、饴糖、冰糖等都可用作药引,不胜枚举。
临床选用药引,一般可根据中成药功能,主治病情、病位,患病时间、季节、地区等不同情况,酌定选用一种或几种。
只要我们根据不同病情,调好药引,给孩子服用后,其功效比单用白水研开送服,效果更会理想。
治疗感冒时使用的药引配伍
孩子感冒的表证,就是六淫之邪侵入肌表,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脉浮等。表证有风寒表证与风热表证的不同。
一、外感风热表证
以发热、微感风寒、头痛、口渴、咽痛,或咳嗽、舌苔薄白或稍黄为主要表现。常用辛凉解表药,代表方剂如“小儿感冒冲剂”、“妙灵丹”等。
一般服法
可用温开水,或以芦根煎汤为引送服。
药引配伍用法
1、外感风热表证以发热、头痛、咽痛为主要症状时,用大青叶15克煎汤送服小儿感冒冲剂,头痛重时以清茶水送服。
2、需加强清热、消炎、止痛功效时,以清茶或灯心草5克煎汤送服。
3、需加强镇静化痰功效时,(烦躁不安,喉中有痰),以钩藤10克、薄荷3克煎汤为引送服。
4、食积内热素盛,兼感风热,需加强清热消导、祛风化食之功效,以薄荷5克煎汤为引送服;或以焦三仙煎汤为引送服。
5、外感风热,发热汗出症见时,以白糖15~30克冲汤为引送服。
6、外感风热,咳嗽症状明显者,以梨子一个切碎煎汤为引送服。
7、外感风热,烧热重,有惊厥之象,或孩子夜啼不安时,用薄荷3克,钩藤10克、僵蚕6克煎汤为引送服。
二、外感风寒表证
以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口不渴,无汗或汗出,舌苔薄白为主要表现。常用辛温解表药,代表方剂如“感冒清热冲剂”、“至宝锭”等。
一般服法
可用温开水、姜汤、红糖水为引送服。
药引配伍用法
1、外感风寒,咳嗽症重,用葱须2~3根,生姜3~5片,黄酒15~50克加热后为引送服,服后取汁。
2、外感风寒、症见阳阴头痛者,以白芷5克、川芎3克煎汤为引送服。
3、外感风寒、咳嗽痰喘、嗳气吞酸者,用麦冬10克、生姜3~5片煎汤送服,或生姜3~5片煎汤为引。
4、外感风寒、头痛、烦渴、无汗者,用葱白2~3根切碎煎汤为引送服。头痛、烦渴有汗者,用桂枝10克煎汤为引送服。
5、外感风寒、憎寒、壮热、无汗、头痛者,以紫苏10克煎汤为引送服。
6、外感风寒、恶心呕吐者,用木香3克、生姜3~5片煎汤为引送服。
7、外感伤风、咳嗽者,以桔梗6克、甘草3克煎汤为引,或葱白2~3段、生姜3~5片煎汤为引。
8、外感风寒,兼夹食积、呕吐酸臭者,用焦三仙煎汤为引,或山楂、麦芽汤为引。
9、外感风寒、吐泻者,以苏叶10克煎汤为引,或苏叶10克、木瓜10克煎汤为引送服。
10、伤于风寒、挟惊发热者,以葱白生姜汤为引送服。
以上外感风寒或风热,凡症见无精神、少气无力、不思饮食者,用生姜3~5片、大枣5~10枚煎汤为引送服。
外感挟有伤食者,用焦三仙汤为引送服。
外感呕吐者,用生姜汤为引送服。
外感吐泻者,用苏叶汤为引送服。
易感儿
经常看到不少孩子因为适应气候的剧变和流感流行的季节而反复感冒咳嗽。医生通常把这些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的孩子叫作易感儿。
一般认为,在一年之内,3岁以下儿童发生上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感染7次,下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肺)感染3次;3~6岁儿童发生上呼吸道感染6次,下呼吸道感染2次;学龄儿童发生上呼吸道感染5次,下呼吸道感染2次,即可以诊断为反复呼吸道感染。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