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认识

2021年12月20日 7970人阅读

导语
      在之前的内容里我们已经提到了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症状和表现,而门诊有的患者可能依然会有困惑:中医药是如何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中起到作用的?中医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理法方药从何而来呢?本文先带您从中医病名和病因病机两个方面,初步了解中医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认识。

中医病名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复杂,临床症状繁多,中国古代是没有红斑狼疮这一病名的,但根据红斑狼疮发展的不同阶段,从症状上往往有类似的病名记载。
      系统性狼疮的皮损表现与“周痹”、“脉痹”、“阴阳毒”、“鬼脸疮”、“蝴蝶斑”、“日晒疮”、“蝶疮流注”等有相似之处。《灵枢・周痹》曰:“周痹者,在于血脉之中,随脉以上,随脉以下,不能左右,各当其所。”《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篇》:“阳毒之为病,面亦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吐脓血。”“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诸病源候论・瘟病发斑候》云:“表证未罢,毒气不散,故发斑疮,至夏遇热,温毒始发于肌肤,斑烂隐疹如锦纹也。”
      本病中后期累及五脏,属于多脏器病损,又可分属“虚劳”、“水肿”、“悬饮”、“瘕”、“胁痛”、“心悸”、“喘证”、“血证”等不同病证范畴,另有“温毒发斑”、“热毒发斑”、“阴虚发斑”、“血热发斑”之称。
      近代医家根据SLE面部特有的蝴蝶形红斑而提出了“红蝴蝶疮”的新病名,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命名。1994年6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以“红蝴蝶疮病”作为SLE的正式中医病名。同时沈丕安教授对于本病有丰富的论治经验,认为其病机为热、瘀、痰、毒四邪侵袭加肾阴虚导致,将该病命名为“红斑痹”,也在临床取得了广泛认可。

病因病机:
1、素体不足、真阴本亏
      本病多属先天素体禀赋不足,阴阳失调,肾阴本亏。《景岳全书・虚损》曰:“虚邪之至,害必归肾;五脏之伤,穷必归肾。”我科阎小萍教授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先天禀赋不足和肾精亏虚密切相关。肾为先天之本,身阴阳之根,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于调摄,肾精亏耗,而阴虚日久、虚热内生、相火妄动,津液暗耗,肌肤失养,内脏受损,阴损及阳,脏腑阴阳失调,疾病由此而生。
2、外感六淫
      外感六淫之邪,常引发或加重狼疮。内有真阴不足,外有六淫化火,外火引动内火,则狼疮发作,或壮热,或虚热,外能伤肤损络,内传损及营血、脏腑、三焦,病情渐深渐重。阎小萍教授认为当外感六淫之邪或七情过极之时,外邪入里化热或七情过极、内生火热,故本病患者于急性期多表现为热毒炽盛之象。
3、瘀血阻络
      血热则疗,血寒则凝。不论真阴不足,水亏火旺,还是外感六淫郁而化热,血与热结而成瘀热。故本病瘀热为多,瘀寒为少。急性发作期、慢性活动期病人大多有火旺内热之象,其瘀亦必为血热。至后期脾肾两虚者可有瘀寒的表现。
4、经络痹阻
      经脉痹阻,气血运行不畅而血脉療滞,阴阳失调,脏腑痹阻而成五脏之痹、六腑之痹,久则五脏虚损,六腑为患。
结语
      总之,本病的基本病因病机为素体禀赋不足,肝肾亏虚,复感六淫外感之邪,或因劳累、情志所伤、阳光、生产等,以致真阴不足,瘀热内盛,痹阻脉络,外侵肌肤,内损脏腑。病位在经络血脉,以三焦为主,与心、脾、肾密切相关,可及心、肝、肺、脑、皮肤、肌肉、关节、营血,遍及全身多个部位和脏腑。

参考文献
[1]赵凯,钱月慧.沈丕安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经验介绍.辽宁中医杂志.2012.39(05):787-788.
[2]罗薇,阎小萍.阎小萍教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经验举要,2009.
[3]洪强.红斑狼疮古今中医病名探源.中医文献杂志.2008.26(02):13-15.
[4]眭书魁,马秀清,董燕平,李占江,李绍英.红斑狼疮的中医病名研究.河北中医.2002.(01):66-67.
[5]陈薇薇,沈丕安,苏晓.沈丕安从痹辨治系统性红斑狼疮学术经验.上海中医药杂志.2018.52(04):2-5+1.
[6]王承德等.实用中医风湿病学.2009.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517-51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