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如何用药
2018年01月23日 869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降压药物只要有效,不必经常换药,更不要随意停药。合理治疗方案的摸索,可能需要数周甚至1-2个月,长效的降压药物需要几天或者1-2周才能发挥最好的降压效果,因此在调整方案时不要着急。下面介绍高血压者的用药原则。
第一、高血压者如果同时服用3种以上降压药物,血压仍然在目标水平之上者(≥140/90mmhg),或者至少需要4种降压药物才能使血压<140/90mmhg者属于顽固高血压。
第二:高血压脑出血后要缓慢降压,首选钙离子拮抗剂,降压幅度不超过治疗前血压的20%。脑出血或者收缩压长期≥180毫米汞柱,禁止使用阿司匹林片,当收缩压控制到160毫米汞柱以下再考虑使用。
第三:忌睡前服用降压药物,因易引发脑卒中或心肌梗塞。对脑动脉硬化、肾功能不全及老年患者,降压不可过快或者过猛。
第四:高血压者用药注意对于中等危险或者低危险度的患者可只用一种药物,而高度危险和极度危险的患者应同时联合几种药物降压。
另外,中药因降压用温和,副作用小,临床广泛应用,在这里作简要介绍:
中医认为,高血压与肝肾亏虚,气滞血瘀、痰浊阻滞、风阳上扰有关。因此临床常用补肝明、理气活血、祛风通络等药物治疗。
1)平肝潜阳:常用方剂如天麻钩藤饮、镇地息风汤等。如天麻、石决明等。
罗布麻:味淡涩性惊,平肝降压、清热利尿。
夏枯草:味辛苦性寒,清肝、散结、化痰、降压。
石决明:味咸性寒,清肝明目、平肝潜阳功效。
黄芩:味苦寒,使血压降低,改善头痛、胸闷、烦躁等症状。
2)调补肝肾:六味地黄丸、肾气丸等。
常用药物如:
杜仲:性味甘温,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压。
淫羊霍:味辛甘,性温,补肾壮阳,祛风湿,降压。
吴茱萸:味辛苦、性热,疏肝下气,散寒止痛。
生地黄: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生地黄对心血管系统有较强的生理活性。
3)清热化痰通腑:
昆布:具有补钾排纳功效,降压作用温和,降压效果确实可靠。将众原料相伍,可共奏滋阴益肾、镇肝息风、稳血压、通血管防并发之功。
决明子:性味甘寒,清肝明目,润肠通便,降低血脂及血压功,防止血管硬化。
生槐花:味苦性微寒,降压及改善毛细血管脆性。
4)理气活血化瘀通络:血府逐瘀汤等。
稀莶草:味苦性寒,祛风通络、清热降压。
钩藤:味甘性微寒,清热平肝、息风止痉。
青木香:味辛苦性微寒。
茺蔚子:味甘性微寒,活血调经、凉肝明目、降压。
地龙:即蚯蚓,味咸性寒,降压。
葛根:味甘辛性凉,改善头晕头痛、肢麻、耳鸣。
山楂:味酸甘性微温,消食化积,活血降压。
梧桐叶:味辛苦性凉,祛风湿、降压。
丹参:丹参祛瘀止痛、活血通经,具有扩张血管、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作用;葛根解肌、升阳、生津,具有降血压、减慢心率、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微循环及心、脑血液供应等作用。
三七:活血散瘀,对心脑血管起明显内皮素拮抗剂作用,起到扩张血管,增加心肌血供,减慢心率,降低心脏负荷,降低心肌氧耗和提高心肌供氧利用率作用。
重要信息: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黄世敬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心脑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抑郁症、脑白质病、帕金森病、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等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近期开展“开心解郁丸治疗抑郁症临床研究”,如果您:1、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2、符合中医元气亏虚,气血郁滞证诊断标准,3、年龄在18-70岁。就有机会加入我们的临床研究,并将获得:治疗前后安全性检查包括血、尿常规、肝功、肾功、心电图检查、量表检查及研究用药全部免费。
若有意自愿参加者,详情请于我院老年病科(门诊楼二楼9诊室-周一上午);特需(门诊楼十一楼18诊室-周一下午)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