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友体重超重反而长寿,是真是假?
2020年01月19日 8156人阅读
肥胖既是独立的疾病, 又是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压、中风和多种癌症的危险因素,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导致疾病负担的十大危险因素之一。
那对于肾友而言,是不是肥胖就一定不好呢?
胖瘦对肾病的影响
虽然肥胖存在多种健康风险,但也存在“肥胖矛盾”一说:
肥胖发生在老年及某些疾病的特殊人群(如消耗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肾透析等)中时,反而比体重正常人群有更高的生存率。
在终末期肾病中容易出现肌少症,此时BMI与生存率呈正相关。肥胖与肌肉萎缩以及与患者退化的生理功能有关,肌肉的萎缩及其收缩力的减弱与高死亡率有关。而过多的脂肪对机体有保护作用,皮下脂肪或许可以抵抗肌肉萎缩。
值得注意的是,内脏脂肪过多依然能导致冠状动脉钙化,引发心血管疾病。
研究也证实,血液透析期间,适当的有氧训练有助于提高透析的充分性、保持肌肉功能和生活质量,可以预防肌肉萎缩,提高生存率。
不同年龄肥胖人群的生命质量研究现状如下:
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肥胖与心血管病、糖尿病、高血压、癌症等并列为慢性病,而不只是这些疾病的危险因素!
1、儿童肥胖
研究发现,肥胖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及行为问题。此外,还会导致成人期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的高发。
2、青少年肥胖
研究发现,伴随超重的出现,男女青少年都表现出一系列身心健康问题,女生社交问题更明显,需全面加强心理辅导。
3、成人肥胖
成人肥胖损害的是身体健康而不是心理健康,相当大的一部分人群因为肥胖而使健康处于危险状态!
4、老年人
研究表明,在老年人、消耗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肾透析等各种条件人群中超重和肥胖相对有较高的生存率,此结果被描述为“肥胖矛盾”或“肥胖悖论”、“肥胖逆流行病学”,并引起学界有关超重和肥胖对各种急慢性疾病影响的讨论。
如何判断胖瘦?
对于健康人群,瘦一些会健康些,而对于终末期肾病,胖一些反而对健康会更好,那如何判断自己是胖是瘦呢?
国际上常用BMI指数(简称BMI)来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²)。
国际上通常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BMI界限值对肥胖程度分类,即BMI在25.0~29.9 为超重,BMI≥30为肥胖。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推荐,以BMI值"24"为中国成人超重的界限,BMI"28"为肥胖的界限。
研究表明,大多数个体的体重指数与身体脂肪的百分含量有明显的相关性,能较好地反映机体的肥胖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BMI具有一定局限性,如肌肉发达的运动员、水肿的病人等。因此,透析肾友在计算体质指数时,要以干体重为准。
在肾病早期,肥胖或超重对健康的损害突出,应适当控制体重。而肾病晚期,一定量的脂肪储备反而能够提高肾友的生存率,可适当增加运动,改善肌肉功能,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