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习惯,正在“偷走”你的气血!不想百病缠,这4招一定要会
2021年12月16日 797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朋友们,早上好呀
今天,我们的主角是——气血,一个我们常常挂在嘴边,但却一直被忽视的“小可怜”。
杏林君发现,气血不足现在已经成了一个男女通吃的病症了。
而《黄帝内经》中有,“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
气血就是我们的根本,其他的东西都是围绕着气血而运行的。
所以,我们不能再对气血一直视而不见了!
希望通过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让朋友们对气血有一个更具体的了解,感兴趣的朋友接着往下看哟~
早上来不及看的朋友,可以先【分享】到朋友圈,就可随时看到啦!
谁偷走了我们的气血
情绪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对我们人体气血消耗较大的,首先就是情绪。
我们起心动念,谋虑也好,忧思也好,生气也好,烦恼也好,都是在消耗气血。
快节奏的生活
朋友们有没有觉得,现在我们说话的语速越来越快,交通工具越来越快,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人类的趋势注定就会越来越快,因为工具在发展,技术在发展,但是我们的身体跟得上吗?我们的气血功能跟得上吗?
所以应该学会让自己静下来、慢下来,这才是一种蓄积能量的状态,才能够把气血养回来。
追求刺激
追求刺激也是消耗气血的。
什么叫刺激?就是瞬间点燃能量,让自己兴奋起来。
比方说,喜欢吃重口味、麻辣的食物,饮料喝冰的,剧烈运动等,这些做法都是日常寻求刺激的行为,极大的透支了我们储存的元气。
熬夜
熬夜是消耗气血的主因。这个大家听得非常多了,因为晚上主阴,白天主阳。血就是阴,晚上是养血的时候,你不睡,怎么可能不气血亏呢?
从中医理论来说,最符合养生规律的睡觉时间是在晚上11点前,让人体进入休息状态,才能最养肝血。
脾胃虚
中医认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暴饮暴食,导致脾胃受伤的太多了,很多人整日山珍海味,可是越是这么吃,脾胃越受伤,反而营养状态最差。
思虑过度,消耗心血
现代人思虑过度,每天都在思考如何赚钱,公司如何发展,如何安顿人际关系,结果消耗心血,导致血虚。
《灵枢·邪客》中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
思虑劳倦过度,会导致神疲乏力、心神不宁,出现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甚至情志异常等症状。
思伤脾,思虑过度还会造成脾的运化失常,时间长了,脾气虚弱,运化失司,气血生化就会不足。
女性妇科特殊,易患血虚
女性朋友因为有特殊的生理结构和生理功能,一生中失血的机会很多,如果不懂滋养,则会导致血虚。
教你如何从身体看血气
中医认为,一个人健康的标准就是气血充足。
人体的脏腑就如同人一样,吃得饱了,干起活来才有劲。而血就是脏腑的“饭”。
看眼睛
看眼睛实际上是看眼白的颜色,俗话说“人老珠黄”,其实指的就是眼白的颜色变得混浊、发黄,有血丝,这就表明你气血不足了。
眼睛随时都能睁得大大的,说明气血充足;反之,眼袋很大、眼睛干涩、眼皮沉重,都代表气血不足。
看皮肤
皮肤白里透着粉红,有光泽、弹性、无皱纹、无斑代表气血充足。
反之,皮肤粗糙,没光泽,发暗、发黄、发白、发青、发红、长斑都代表身体状况不佳、气血不足。
看头发
“发为血之余”。
头发乌黑、浓密、柔顺代表气血充足,头发干枯、掉发、头发发黄、发白、开叉都是气血不足。
看耳朵
耳朵主要看色泽、有无斑点、有无疼痛。
如果呈淡淡的粉红色、有光泽、无斑点、无皱纹、饱满则代表气血充足;而暗淡、无光泽代表气血已经下降。
如果耳朵萎缩、枯燥、有斑点、皱纹多,它代表了人的肾脏功能开始衰竭了。
摸手的温度
如果手一年四季都是温暖的,代表人气血充足,如果手心偏热或者出汗或者手冰冷,则是气血不足。
看睡眠
大人如果像孩子一样入睡快、睡眠沉,呼吸均匀,一觉睡到自然醒,表示气血很足;
而入睡困难,易惊易醒、夜尿多,呼吸深重或打呼噜的人则有可能血亏。
看运动
运动时如果出现胸闷、气短、疲劳难以恢复的状况,大多都是气血不足导致的;
而那些运动后仍精力充沛、浑身轻松的朋友,身体状态就好很多。
气血不足的危害
中医认为,气和血是人体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气血不足的往往会导致脏腑功能的减退,抵抗力下降,引起早衰。
气血不足的临床表现非常广泛,气虚和血虚可单独出现,也可合并出现。
气虚则人体阳气的温煦及推动作用不足,表现为畏寒肢冷、疲倦无力、心悸气短、发育迟缓等。
血虚则脏腑缺乏濡养,可见面色蜡黄、皮肤干燥、毛发枯萎、指甲干裂、视物昏花、闭经少经,手足麻木、失眠多梦、健忘心悸、精神恍惚等。
如果一个人的先天体质虚弱,或因为后天劳累过度,或病后调养不当,或失血过多等,均可导致气血两虚,引发各类疾病。
此时,会出现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眼花,食欲差,精神不振,多汗且活动后加重,甚至心慌气短等表现。
气血不足,试试这4步
脸色苍白、四肢无力等都是气血不足的症状表现,那如何调理气血不足呢?
中医认为,养足气血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大体可通过4个步骤来调理。
调脾胃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
《灵枢·决气》中有“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谓之血”之说。
认为血液是通过脾胃运化生成的,脾有统摄血液的功能,所以治疗血证必须重视调理脾胃。
饮食调养可多吃南瓜、山药、莲子、扁豆、薏米等健脾益胃的食材。
养肝血
肝藏血,主疏泄,调气机,有助脾胃运化,因此养肝血是调气血的根本。
中医认为“肝郁则脾虚”,郁闷暴怒的情绪会损伤肝、脾,导致气血耗伤。
此外,“卧则血归肝”,科学研究发现,人在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7倍。
肝脏血流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强肝脏功能,提高代谢、排毒的能力。
因此,切忌生气、熬夜,也不要让身体过度劳累。图片
中医认为“久视伤血”,坐在电脑前工作时,应当特别注意眼睛的休息和保养,防止耗伤气血。
远寒邪
中医认为,“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寒邪会让血液瘀滞,经络不畅,气血生化受阻,极易导致关节病变、肠胃不适或诱发咳嗽。
冬季出门,务必戴好帽子、手套、围巾等,在家要忌食寒凉、用温水泡脚、勤做按摩。
上了年纪的朋友气血常不足,要更加注意!
多锻炼
运动是调养气血必不可少的环节,有助脾胃将营养物质转化为气血,让人吃得香、睡得好。此外还能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
平时可选择一项自己喜爱的,如八段锦、瑜伽、太极拳、散步等。有心脑血管疾病者运动前要做好热身,让关节活动开的同时,降低心脏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