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偏瘫康复,注意六大误区
2019年11月22日 7988人阅读
误区1:过早开始肌力训练
不少患者家属认为,中风偏瘫就是肌无力,可以通过在家或去健身房自己练握力器或拉力器来恢复肌力和功能。殊不知,中风偏瘫有别于周围神经损害所致的肌无力,它不仅存在肌力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其运动模式发生了改变,单纯的肌力训练根本不足以恢复其功能,因此中风偏瘫康复的目的不能以是否恢复肌力为标志,过早开始肌力训练不仅无益于康复,有时反而会加重痉挛影响康复进程。
误区2:期望有灵丹妙药
不少患者曾幻想:要是有一种药,一吃就好,那多好啊。可是很遗憾,任何想凭借"灵丹妙药"而康复的想法是不可取的。其实发生中风后,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加强康复锻炼,进行包括肢体功能、言语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也只有凭借努力训练和坚强的毅力,中风患者才有可能康复,才有可能实现生活自理。
误区3:康复是后期工作
有一部分患者由于对康复了解不够,认为康复是后期的工作,可有可无,认为只有待患者神志清醒,能够坐起、进食后,才能开始康复训练。其实偏瘫的康复宜尽早开始,应在患者生命体征(如呼吸、血压、脉搏、瞳孔改变等)平稳、神经症状不再发展48小时后。一般来说脑梗发病后2~3天(脑出血可稍推迟至7~10天左右),在神经内、外科病房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就可以而且应该循序渐进地对患者进行早期、科学、合理的床边康复治疗。
误区4:康复跟家属关系不大
不少患者家属错误地认为康复是医生的事,只要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就万事大吉了,与自己关系不大。其实在偏瘫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家庭或者说家属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家庭的温馨、家人的亲情以及督促训练是偏瘫患者战胜残疾最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偏瘫患者的穿衣、进食、如厕等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在家庭中不仅可行,而且还极有成效。
误区5:宜静养不宜动
中风急性期康复是中风治疗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常被忽视,而仅将重点放在药物治疗上,强调静卧不动。其实即便是大面积脑出血、重度脑梗塞及偏瘫合并严重肺部感染的昏迷不醒患者,也可以进行诸如偏瘫肢体位置的正确摆放、体位的被动变换、关节的被动活动等康复治疗,以预防褥疮,避免或减少痉挛的发生,消除"废用综合征"出现的可能,为以后全面的功能康复打下良好基础。
误区6:在患侧上肢静脉输液
有的患者和家属认为患肢反正不会动,用来静脉输液正好合适。殊不知这样做,健侧肢体是自由了,却给患肢的康复带来了不良影响。由于患肢血液回流本来就差,加之渗液和活动受限,易引起手臂水肿和组织粘连,增加肩手综合征(指在肩部发生疼痛性活动障碍时,同时或随后发生手部和手指疼痛、肿胀以及血管舒缩变化)发生的危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