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儿的症状:早产儿如何进行治疗和康复
2018年08月27日 715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根据数据调查,大约半数脑瘫儿为早产儿,并且另有数据表明,每100个早产儿中就有约3人被确诊为脑瘫,从而出现脑瘫儿的症状。而一项医学研究也发现,24到32周这一个阶段出生的早产儿是最容易发生缺氧缺血的,所以就有可能因为大脑的缺氧缺血从而导致孩子发生脑瘫。
所以要预防小儿脑瘫,除了做到加强孕期保健、做好产前检查、孕期胎儿及高风险检测以及避免孕期感染或其他疾病状态之外,对于脑瘫高危儿一定要加强定期随访与发育监测。出生时早产者,半岁内最好每月检查一次,半岁后每2个月检查一次,直到正常行走或会说话以后。检查结果有异常的应该做好系统干预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成长。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赵海康
另外,要降低早产儿发生脑瘫的风险,我们也要重视对孩子进行针对性的科学训练。这些脑瘫康复措施都能更好的促进早产儿的大脑运动机能发育,而且婴儿年龄愈小、脑发育愈快,脑部受损伤后其康复能力也会愈强,从而造成的孩子出现脑瘫儿的症状越少。
1、按摩:由于皮肤和大脑在发育上存在同源性,通过适度按摩,能对宝宝大脑产生良好刺激,促进大脑发育。如果同时进行捏积(每天2次,每次5~10分钟),还能增进早产儿消化功能,增加体重,并增强宝宝的免疫力。
2、被动体操:给6个月以前的宝宝做被动体操,其实就是帮他动动胳膊和腿,每天练习10分钟,不但可以使宝宝的四肢灵活起来,还能促进其运动发育。最新的近红外光谱技术证实,进行被动运动时,新生儿相应的脑区血流量增加,总血红蛋白上升。这种变化对促进宝贝脑的发育和损伤的修复是十分有利的。
3、主动运动:这些训练应该依据孩子的生长逐步进行。满40周的婴儿可进行俯卧位抬头训练;宝宝3~4个月时可进行翻身训练、平衡训练及抓握训练;坐位训练从早产儿5~6个月开始进行;7~8个月时可以进行爬行训练,前提是宝宝已经学会翻身;9~12月期间可以对早产宝宝时行扶站、扶走和独走训练。
对于早产儿一定要加强护理,出生后应进行一系列的运动训练,以降低脑瘫发生的风险。当然,部分早产儿仍无法避免小儿脑瘫的侵袭,一旦病情得到确诊之后,系统康复与外科手术应齐头并进,互相紧密配合共同开展有效的康复治疗。
在小儿脑瘫确诊早期(0至2.5岁)必须坚持系统的康复训练,而一旦年满2.5岁者,只要符合手术指征就必须由专业医生开展各种针对性的手术治疗。比如痉挛型脑瘫(或是对痉挛僵尸为主的混合型脑瘫)患儿:有手及上肢痉挛(僵硬);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能配合术后康复训练;躯干与四肢有一定的运动功能,仅因挛缩所致的步态异常和动力性畸形;下肢痉挛严重甚至强直,导致会阴部护理十分困难者,最后能在6周岁之前接受FSPR手术。
FSPR手术即功能性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离断术,又称脑瘫一期手术,在脊髓神经刺激仪、肌电图仪监测下,高度选择性切断la纤维,消除肌肉的传入冲动,减轻肌肉痉挛,已成为解除脑瘫肌肉痉挛、改善运动功能障碍最为有效的方法。
FSPR手术最大的优点就是解除痉挛彻底,消除孩子脑瘫儿的症状彻底,降低肌张力效果好,同时保留感觉功能,可以明显改善步态,显著改善肌肉痉挛引起的关节畸形,所以这种手术治疗孩子脑瘫也逐渐的被大多数的脑瘫患者所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