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首个手术日,9位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患者同时入院进行术前谈话
2023年01月31日 10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春节后首个手术日,西安交大一附院颅神经疾病诊疗专家组已有9位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患者入院等候手术治疗。1月30日早上,姜海涛教授及其专家组医生同时为9位患者及家属进行了术前谈话。王伟教授、李传坤博士特别制作了集视频、文字、图片结合的演示文档,让患者全方位了解手术的原理和手术过程,同时知晓了手术并发症及其发生几率。针对患者和家属现场提出的疑问,姜教授统一进行了分析解答。
显微血管减压手术: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后期由美国神经外科医生Jannetta教授首创,目前现已成为药物治疗无效的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的首选治疗方法,手术治愈率可达98%。
三叉神经痛:
是一种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神经痛,是神经外科常见病之一,也是国际公认的疑难杂症之一。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女性尤多。该病的特点是,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生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说话、刷牙或微风拂面时都会导致阵痛,三叉神经痛患者常因此不敢擦脸、进食,甚至连口水也不敢下咽,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面肌痉挛:
指一侧面部肌肉发作性的不自主抽动。多见于中年发病,以一侧眼轮匝肌不自主抽动起病,以后逐渐扩散至面颊及口角肌、颈阔肌、痉挛初期为间歇性,逐渐频繁,情绪紧张、疲劳等可使症状加剧,影响工作学习及生活;部分病人可出现患侧轻度面肌瘫痪。
舌咽神经痛:
是指舌咽神经分布区--舌后、咽喉部可放射至外耳的阵发性剧痛。疼痛突发,位于一侧舌后根、扁桃体、咽喉部,呈刀割样、烧灼样剧痛,并可放射至外耳前后区或颈部,持续数秒钟,呈间歇性发作;舌根、扁桃体窝、咽喉部可有疼痛“触发点”,常因进食、吞咽、说话等诱发。
脑神经进入或发出脑干处是中枢与无髓鞘外周神经的过渡区,最易受到损害。当搏动性动脉或者静脉横跨此处能引起髓鞘退行性变或增生,使相邻的神经纤维之间形成“短路”,出现神经疼痛、肌肉抽搐等临床症状。微血管减压手术是在显微镜的引导下,找到压迫面神经的责任血管进行分离,神经垫棉放在面神经和血管之间,完成减压。
术前准备——入院检查
1、查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传染病系列及凝血系列未见明显异常。
2、胸部CT、心动彩超未见明显异常。
3、颅神经显像检查,明确血管神经压迫位置。
4、多模态影像融合与3D打印技术。
手术过程:
1、全麻下:健侧卧位。
2、患侧耳后沿发迹行6-8cm切口。
3、骨窗开颅:牵开皮肤肌肉显露乳突根部,钻孔开骨窗直径2-3cm。
4、硬脑膜切开。
5、显微镜下找到压迫神经的责任血管,将相关血管与神经分离,并在两者间垫入Teflon棉即可。
6、严密缝合硬膜,骨瓣复位。
手术疗效:
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有效率约95%。
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有效率90%—95%。
术中根据情况,必要时需行三叉神经感觉根梳理或部分切断。
手术风险:任何手术都有一定风险,微血管减压术也不例外,最常见的手术并发症包括听力减退、面部感觉减退、面瘫、眼睛运动障碍、颅内出血。但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提高,在大的神经外科医疗机构,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很低,并且除听力减退发病率约1%,比较难恢复外,大多数神经损伤的症状很轻微,可逐渐恢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