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粘膜下隆起(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怎么办,ESD来帮忙!

2018年05月25日 1317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胃镜检查普遍开展,越来越多的人们经过胃镜检查发现了胃粘膜下隆起,有的报告单也称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很多患者起初感到茫然,网上百度后,发现可能是肿瘤,而感到十分紧张。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陈坛辀。


那么胃粘膜下隆起是什么病,肯定是肿瘤吗,需要手术治疗吗?陈医生每年都要开展近千例内镜下的微创治疗,每次门诊都要接受患者多次询问,陈医生在此给大家科普下胃粘膜下隆起是什么,如何治疗。


胃粘膜下隆起是一种形态改变,泛指起源于胃粘膜下组织的肿瘤及胃壁外的脏器和/或肿瘤压迫所致的隆起性病变。据报道粘膜下肿瘤在胃隆起性病变中位居第一。胃粘膜下隆起性病变中绝大多数是间质瘤,少数为平滑肌瘤,脂肪瘤,异位胰腺等。癌症或转移瘤是极为少数的。所以看到结果后不用担心,因为绝大多数都是良性病变随访观察即可。但是如果有增大的趋势或恶性的趋势还是要尽早治疗。


目前对消化道粘膜下肿瘤(SMTs)的手术,可选择:开放性外科手术、腔镜外科手术、内镜手术(如ESD等)


其中外科切除的方式,无论是开放性还是经腔镜,一般均采用局部切除,无需进行区域淋巴结的清扫,因为绝大多数SMTs较少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但外科手术创伤大,恢复慢,住院时间长,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术后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当然,如果肿瘤过大,或怀疑有恶变了,手术切除是最佳选择。


ESD即内镜下粘膜剥离术,能完整切除肿瘤,并能迅速恢复消化道的完整性,可避免术后出现消化道漏和胸腹腔的继发感染,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可以达到术后完全无体表疤痕,充分体现了微创治疗的优越性。但是对部分不能内镜下ESD治疗的黏膜下肿瘤仍需手术治疗。


下面就是陈医生最近为一例胃粘膜下隆起患者做的内镜下微创治疗(ESD)。

下图是手术时看到的肿瘤大小,大小约1.0*1.0cm

开始切黏膜了,(话说陈医生拍照技术实在一般)

粘膜下的肿瘤,乳白色的,还挺好看的,基本挖出来了(象挖土豆一样)。左下方黑色的,就是陈医生手术用的“刀”。


挖出来的肿瘤

挖出肿瘤后的胃,有一个洞,

然后用夹子把胃的洞封闭,至此整个手术完成了,耗时约1小时,非常顺利,几乎没有一点出血,。患者休息3天左右就可出院了。

最后就是完整的术后报告单 


最后陈医生提醒大家:胃镜发现胃粘膜下肿瘤千万不要担心,陈医生会为你们仔细检查诊断后,给出一个合理的诊治方案。部分患者仅需随访观察,定期复诊。绝大部分患者都可以内镜下微创治疗,仅仅很一小部分患者需要手术治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