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持续引流技术治疗大面积软组织损伤的疗效观察

2018年07月11日 781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负压持续引流技术治疗大面积软组织损伤的疗效观察朔州市人民医院烧伤科王小平

王小平

[摘要] 目的 观察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大面积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对63例大面积软组织损伤患者进行治疗。 结果 63例患者大面积软组织损伤全部治愈,无全身及局部并发症。其中41例在2周内治愈。 结论 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是治疗大面积软组织损伤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保持有效的持续负压引流是治疗的关键。

[关键词] 持续负压封闭引流;软组织损伤;治疗。

The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technology for the treatment of large soft tissue damage efficacy observation

WANG Xiao-ping ,ZhAO Xue-feng, LIU Bin-yi ,ZhANGBai-song ,SHENYu-ming.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Province ShuoChengOu people's hospital orthopaedic ShuoZhouShi, 036002,China

Communication author: WANG Xiao-ping, Tel: 13703501160, Email: szgk_wxp@163.com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was clo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large soft tissue injury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Methods using continues the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was closed in 63 cases of patients with large soft tissue injury treatment. Results 63 patients all large soft tissue injury cured, and no systemic and local complications. One in two weeks, 41 cases were cured. Conclusion continues the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is clo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large soft tissue injury a simple, effective treatment methods, maintain effective continues the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is the treatment of the key.

[key words] continues the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closed; Soft tissue injury; Treatment.

大面积软组织损伤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每年高发性、突发性事故导致严重创伤的病人越来越多,若处理不当易导致创面坏死、组织液化及感染等不良后果。治疗的关键在于及时进行彻底的清创,消灭死腔,引流出伤口内的积血积液。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彻底清创后在创口内放置引流条,术后定期换药及抗感染治疗,但临床上普通的引流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被动性,易导致引流不彻底、渗血渗液积聚,这不仅增加了感染的风险,又加重了患者的痛苦和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容易导致交叉感染和院内感染。使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大面积软组织损伤,可以将创面坏死及液化组织及时排出体外,为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由于避免了创面分解产物的毒素对人体的第二次打击,使得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大大减少,显著提高创面的痊愈速度以及使得并发症减少。[1]现将我院从2009年9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63例大面积软组织损伤患者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63例中男48例,女15例,年龄17岁~65岁,平均31.7岁。小腿软组织撕脱伤22例,大腿软组织挫伤皮下脂肪液化9例,胫腓骨开放骨折骨外露皮肤缺损17例,皮肤脱套伤7例,下肢外伤后皮肤坏死6例,小腿皮肤挫伤并骨筋膜室综合症2例。损伤面积在8.0cm×9.0cm~40.0cm×70.0cm。

1.2 材料和方法

1.2.1材料 ①清创缝合包。②医用泡沫(VSD材料):为武汉维斯第医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俗称“人工皮”): 它是一种无毒、无刺激,吸水性和通透性好,质地柔软而抗张力强的白色海绵状医用材料,并具有临时替代皮肤的功能,原包装为10cm×15cm×1cm,可按创面的大小和形状适当修剪,内部含有多侧孔硬质硅塑引流管。③半透性粘贴薄膜:英国S&N公司生产的,具有单方向透气功能的透明薄膜,它易于粘贴,无过敏原性,透气透湿性能好。④三通接头。⑤负压源:VSD专用吸引机或床头的中心负压装置 [2]。

1.2.2方法 对于软组织撕脱伤患者,先清创,再将撕脱皮肤修整削薄后回植,表面覆盖VSD材料作负压封闭引流;开放骨折的患者,急诊对骨折作简单固定,尽量使用软组织覆盖骨质,脱套的皮肤削薄、打孔,回植于创面上,负压封闭引流均匀加压;[3]对于皮肤挫伤缺损者,彻底清创后,取与创面大小相似的VSD 材料,将VSD覆盖创面,使其与创面充分完全接触,将VSD边缘与皮肤间断缝合达到固定目的。用75%酒精脱去VSD边缘皮肤皮脂,干纱布擦净,用生物透性薄膜粘贴封闭整个创面,薄膜覆盖的范围应超过创面边缘3cm以上,避免漏气。引流管自创口旁的薄膜下引出,接负压源,创口随即收缩,VSD连同薄膜明显塌陷,说明密封较好,负压效果满意。创面封闭完毕以后,无需特殊处理。应经常观察引流瓶上的负压指标,一般将负压控制在-0.017~-0.080MPa之间。如果塌陷的VSD重新弹起恢复原状或薄膜下有分泌物积聚,提示负压消失,需检查密封情况,后用生物透性薄膜粘贴封闭,或更换负压引流瓶。引流术后7~10天揭开薄膜,去除VSD观察伤口。对于皮肤撕脱伤原位植皮者,继续更换敷料,术后2周伤口拆线。对于皮肤挫伤缺损者,若分泌物少,肉芽新鲜可以行自体皮肤植皮术或皮瓣转移术封闭伤口。反之,则需多次VSD引流。

2 结 果

63例患者应用1~2次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疗程7~10天。小腿皮肤撕脱伤22例,术后7天,拆除引流装置,更换敷料,术后2周伤口拆线,植皮全部成活;大腿皮下脂肪液化及皮肤脱套伤致小腿皮肤缺损16例,外伤后皮肤坏死6例,在术后7天,拆除引流装置,创面肉芽新鲜,行自体皮肤移植;骨外露皮肤缺损行转移皮瓣术17例,伤口愈合良好。小腿骨筋膜室综合症2例,术后5天,小腿肿胀消退,拆除引流装置后,直接缝合伤口,无肌肉坏死出现。所有病例,无全身及局部并发症。

3 讨 论

在大面积软组织损伤患者的救治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达到创面的快速封闭,为处理其他更严重的损伤赢的宝贵时间,有利于严重创伤的综合救治。创面在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后,能缩小约20%,死腔完全消灭,创面肉芽组织平坦、新鲜、毛细血管丰富;感染创面细菌培养均为阴性;总住院日明显缩短,换药次数、抗生素用量和费用大为降低,病程可缩短1∕3~1/2。此外,7~10天不需更换敷料,减轻了反复换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对初期处理中存在不可能关闭的软组织污损或缺损创面患者,或无法确定坏死分界而难以彻底清创时,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覆盖创面是一种优良的方法。应用负压封闭引流覆盖创面,既能防止再次污染,又能充分引流创面内的分泌物、渗液及坏死组织碎片,利于感染控制及组织水肿的消退,避免了强行一期闭合创面后的继发感染和植皮、组织瓣转移修复手术失败的可能。[4] 本组资料证实了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实际临床效果,值得广泛应用。

负压封闭引流使用时需要注意的问题:①要尽可能彻底清除创面内的坏死组织和异物。②在无菌条件下按创面大小和形状修剪高分子泡沫材料,务必使泡沫置入创面后能充分接触整个创面,创面较大时可使用多块材料,但应使泡沫材料充分接触创面。③引流管的所有侧孔和顶端应全部包埋在泡沫内;引流管距泡沫材料边缘的距离不宜超过2mm,如果所用泡沫较大应置人两根或更多引流管,但需按创面大小修剪并剪去多余引流管即可。④创面封闭要严密。封闭所用的聚胺甲酸乙酯薄膜是一种生物透性薄膜,既具有良好的粘贴性,又能保证皮肤(汗孔)的蒸发,即使连续使用2周以上亦不会引起皮肤过敏反应。封闭创面是一项重要的步骤,关系到负压能否保持,因而需要细致耐心的操作。在粘贴时采用“肠系膜法”,利用足够长度的薄膜先包裹引流管,再敷贴在创面周围。⑤急诊手术损伤面积较大,一定要将可见性出血结扎,负压不可太大,否则可以导致血液、血浆丢失较多,出现低蛋白血症,影响伤口愈合。⑥有效负压的可靠标志是泡沫材料明显收缩变硬(可通过薄膜观察触摸到),必须注意的是负压一旦消失,要立即检查封闭是否严密,必要时加以弥补,否则创面处于封闭而无负压环境中,可能很快感染恶化。⑦创面一旦清洁,即可进行二期缝合、游离植皮或组织瓣移植。若创面较大或感染严重,可能在第一次负压封闭7天后再作第二次负压封闭。通常,第二次封闭时所用泡沫材料的面积可以是第一次的2/3~3/4,更有利于肉芽生长和填充死腔。[5]

参考文献

[1] 美国负压创面治疗技术[M].卡姆(Kam.J)等著,周常青等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10:29-30.

[2] 裘华德 ,宋九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2-43。

[3]Miller Q, Bird E, Bird K, Meschter C, Moulton MJ. Effect of subatmospheric pressure on the acute healing wound [J] . Curr Surg. 2004 MarApr ,61 (2) :205~2081.

[4]阿玛德,余国荣,陶圣祥,等.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临床观察[J]. 医学新知杂志,2009,15(2):45-46.

[5] 姚元章,黄显凯,麻晓林,等.创伤软组织缺损的负压封闭治疗[J].中国重建与修复杂志,2007,16(6):388-39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