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遗传性眼病基因诊断的意义

2020年04月01日 944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遗传性眼病基因诊断的意义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杨丽萍

1. 遗传性眼病特别是遗传性眼底病具有显著的临床异质性,复杂多样且交叉重叠的临床表型给临床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针对一些较为罕见的特殊病例,临床医生如不注意常易误诊甚至漏诊。高效、准确的基因诊断可协助疾病的临床诊断;

2. 在致病基因诊断的基础上,通过胚胎植入前基因诊断或产前诊断避免严重遗传性眼病患儿的出生;

3. 指导临床治疗,包括基因治疗。


    眼科基因检测的意义

先天性白内障基因检测

疾病简介:

新生儿患病率为4/1000。是儿童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占盲童总数的50%。约一半的先天性白内障伴有基因序列改变。

基因检测的指导意义:

目前没有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早期常规检查结合致病基因筛查,及早发现和手术治疗是关键。幼儿出生后4周即可以进行筛查,如果孩子错过了最佳手术时机,可能导致视力难以逆转,术后视力恢复不理想。

青光眼基因检测

疾病简介: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之一,其致盲率约30%。我国40岁以上人群青光眼患病率大于2.6%,50岁以上3-4%。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有2100万的青光眼患者,将会因此产生近630万盲人及超过1000万的视觉残障人士。

基因检测的指导意义:

分急性和慢性。急性表现为眼压突然升高,24-48小时内可能引起眼睛失明。慢性会使视力逐渐下降到致盲最长需要10年以上时间,我国有80-90%的患者出现严重视力损伤前并不知道自己患有青光眼。

一般检测为检测眼压,可通过结合基因检测及早确诊,不必等到视神经的损害出现就可以开始提前治疗以取得最佳效果。及早发现通过眼药水等简单办法可减缓或者防止病情进展。对于未发病人群,可以筛查易感基因,通过易感基因和其他因素共同来预测发病概率,以便做早期干预,避免过度治疗或者预防不足。进行基因检测分析患病风险,高风险人群应定期去医院检查眼压、眼底等,及早干预。

近视眼基因检测

疾病简介:

近视眼是患病率最高的眼部疾病,全世界约1/3的人口患有近视,其中约1/3为高度近视。单纯性近视的度数在600度以下,眼底一般无明显变化,配镜可矫正,为多基因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遗传度为60-75%。高度近视度数大于600度,呈进行性发展,可发生退行性病变,视力逐渐减退,可致盲,配镜不能矫正,有多种遗传模式,是青少年最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 。

基因检测的指导意义:

高度近视常伴有多种并发症,由于遗传性近视导致的眼盲,仅次于白内障,青光眼而居第三位。对于一个刚患近视的孩子,其近视是否为遗传性高度近视,不能等到600度以后才去断定是遗传性近视,需要专业人员及时诊断,及早干预,延缓病情控制并发症等。

遗传性视网膜变性基因检测

疾病简介:

可检测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劈裂、Leber先天性黑矇、视网膜色素变性、锥杆细胞营养不良、先天性静止性夜盲、黄斑变性、视神经病变、视网膜母细胞瘤。多种遗传方式方式:常显,常隐,x伴性连锁。不同遗传方式的发病时间、病情进展、治疗方式和预后不同。

基因检测的指导意义:

可针对突变基因进行特异性的基因治疗。2017年5月,Spark Therapeutics向美国FDA完成了针对voretigeneneparvovec的生物制剂许可证申请(BLA)的提交,用于治疗诊断证实的双等位基因RPE65突变遗传性视网膜营养不良(IRD)引起的视力丧失患者。同时,varetigeneneparvovec已经获得了FDA颁发的突破性疗法认定,以及FDA和欧洲药物管理局(EMA)颁发的孤儿药资格。基因治疗的前提是基因诊断确定患者基因型是否适合。基因诊断将会帮助下一步基因治疗提供必要准备。目前我们中因科技针对RPGR、CYP4V2两个致病基因的治疗药物,已进入一期临床阶段。

Leber遗传性神经病变检测

疾病简介:

该病是青壮年无痛性视力丧失的最常见原因,多见于男性。有些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病人,在视力减退数月甚至数年以后,视力可以部分甚至全部恢复。

基因检测的指导意义:

该项目可检测三个位点,能覆盖95%的患者,有助于该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视力预后。确定基因型,为下一步基因治疗或者干细胞治疗做准备,目前已经有成功的临床试验结果。

LASIK风险预测

疾病简介:

因遗传引起的角膜营养不良概率为0.1%,携带该遗传基因的人群如进行近视手术,极有可能导致疾病提前发病,在视力上出现严重下降甚至完全失明。

基因检测的指导意义:

未发病前无法通过常规方法检查出是否携带致病基因,唯有通过基因检测确诊是否携带致病基因,此疾病一旦患发,将无法通过有效的治疗方法治愈。该技术已经让上千人免于遭受失明的危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