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 注册

寒露过后想要健脾理气?宣肺止咳?还想祛湿化痰止咳?试试这款宝藏食材!

2022年10月13日 689人阅读

寒露过后想要健脾理气?宣肺止咳?还想祛湿化痰止咳?试试这款宝藏食材

大家好,我是江西慈脉中医(徐氏中医)的徐医生。

最近的天气变化不是一点点,国庆前还在穿短袖,现在就到了深秋了,很多人都受不了天气的变化。

现在正值二十四节气的寒露,通常寒露过后,你就会发现昼夜温差大了很多,白天可能还有二十多度,晚上就降到十度以下了,今年的的秋天注定是一个“凉燥”的冷秋,在这种气候下,邪气容易伤肺。

因此,今年的天气,就特别容易导致感冒、咳嗽、鼻炎等呼吸道疾病,从医馆的患者来看,今年患者朋友都反应今年喉咙痰很多。

很多朋友问我如果不去医馆,不去医院,怎么可以改善这种情况?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个方子,大家家里都有的。

方式是:取陈皮10克,生姜片10克,再放食量红糖,水煎煮15分钟,趁热喝下。

生姜:是解表散寒、温肺止咳的必备之品。

陈皮:是取其辛温之性,味辛能宣散,性温能祛寒,可以驱散寒邪的侵袭,宣发肺中寒气,特别适合刚刚受寒的感冒初期,把寒邪扼杀在摇篮中。

为什么要选择这两样,是因为喉咙有痰,也是因为有寒气,通常容易受寒的人,这和自身体质有密切的关系,而这类人大多数都是阳虚怕冷的,那如果再加上夏天放肆地吹空调喝冷饮,那么一到秋天稍微凉些,病就全都找上门来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长夏无病三分虚。

从医馆的患者朋友来看,一个个把舌头伸出来,十个里面有九个,舌苔都是白白厚厚的,这就是很典型的痰湿重。

那么为什么要选择陈皮呢?

俗话说“一两陈皮一两金”,把陈皮比作黄金,可见它的效果不可小嘘。

陈皮性味苦、辛、温,归脾、肺二经,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可缓解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陈皮效果不仅仅只有止咳散寒。只要是跟肺、脾相关的,有“气滞”和“痰湿”的问题,用些陈皮都是有帮助的。

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陈皮不仅能温化肺中寒痰,还能消脾胃的积滞和痰湿。

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人身上又湿气,其实这都是我们每天的生活习惯导致的,你吃的每一口香辣的火锅冒菜、甜腻的蛋糕奶茶、生冷的水果海鲜都不是无辜的,与暴饮暴食、压力大、久坐久躺、不爱运动更是雪上加霜了。

而这些我们代谢不了的痰湿,会推积在身体的每一个角落,表现症状多表现为:头发皮肤很油腻、经常疲倦、大便黏腻、大腹便便、舌苔厚腻。

那么为什么身体代谢不了那么多痰湿呢?

根本原因还是因为脾虚,脾主运化水液的,如果脾运转不好,那么身体里的水液就会形成痰湿,停滞在脏腑、经络中,阻碍气的流通,形成气滞。

所以细心的你可以发现,但凡是脾虚、湿阻、气滞的人,通常都会有腹胀、腹满、恶心、呕吐、打嗝、食欲不振的问题。

“脾健不在补,而贵在运”。这就是陈皮的可贵之处,陈皮的既有燥湿,又能化中焦瘀堵浊气,同时又能唤醒沉睡的脾胃;辛味还能理气通滞,促进气血流通,脾胃得而正常运转。

但是我们也要明白,陈皮也不是一定每个人适合,比如说是阴虚有热的,舌苔黄腻的人就不适合了,这是因为它具有辛散苦燥的作用。

另外想要发挥更好的效果,那么再配合其他的药物。《本草纲目》中有说:“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

陈皮就非常白搭,能君能臣,很多方子加入了陈皮,都能发挥更好的效果。

打比方说,宋朝《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记载的二陈汤,就是仅用四味药,取半夏化痰力,陈皮行气健脾之功,配合甘淡渗湿的茯苓,补脾兼缓和药性的炙甘草,强强联手,组成了千古化痰第一方。

中医说“百病皆由痰作祟”。陈皮不仅可以吃还可以用来泡脚,心烦、失眠、气郁的问题,加入陈皮泡脚都可以理气化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采用陈皮,用陈皮和白萝卜煮水,对经常咳嗽、积食、腹胀、恶心呕吐也有用。这也是因为白萝卜有止咳行气化痰的功效,性味偏甘凉,刚好可以解陈皮的温燥,性味更平和,更适合长期日常调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