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宫化瘀治疗通经

2018年08月03日 740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原发性痛经好发于青春期少女和未婚或未育的年轻妇女,严重影响了妇女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质量。我国29个省市调查结果显示痛经发生率33.19%,其中原发性痛经30.06% [1]。笔者有幸跟随上海江湾蔡氏妇科传人黄素英主任学习,并将其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温宫化瘀方加减用于临床实践,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上海中医文献馆中医门诊部中医妇科毕丽娟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材料

本组43例病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年龄最小14岁,最大26岁,年龄在13 -15岁22例,16~20岁17例,21~25岁4例。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8年。其中3个月~1年8例,1-3年29例,3年以上6例。其中重度10例,中度14例,轻度19例。

1.2诊断标准:

根据卫生部1993年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痛经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及中医妇科学 [3],确定原发性痛经的中医、西医诊断标准、中医寒凝血瘀证诊断标准、痛经症状评分标准以及轻重分级标准。

1.2.1中医诊断标准

妇女凡在经期或行经前后(1周内)出现周期性下腹疼痛为主症,伴有其他不适,以致影响工作及生活者。

1.2.2西医诊断标准:

指经妇科检查,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者,多发生于月经初潮后2~3年的青春期少女或未生育的年轻妇女。

1.2.3寒凝血瘀证诊断标准:

经期或经行前后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月经后期,量少,经血黯而有瘀块,形寒肢冷,舌紫黯,苔白,脉沉紧。

1.3痛经症状评分及轻重分级标准:

①痛经症状积分标准:经期及其前后小腹疼痛5分(基础分),腹痛难忍1分,腹痛明显0.5分,坐卧不宁1分,休克2分,面色苍白0.5分,冷汗淋漓1分,四肢厥冷1分,需卧床休息1分,影响工作学习1分,用一般止痛措施不缓解1分,用一般止痛措施疼痛暂缓0.5分,伴腰部酸痛0.5分,伴恶心呕吐0.5分,伴肛门坠胀0.5,疼痛在一天内0.5分(每增加1天加0.5分)。②痛经程度标准:重度,痛经症状积分在14分以上者。中度:痛经症状积分在8~13.5分。轻度:痛经症状积分在8分以下。

1.4病例纳入标准:

①符合原发性痛经西医诊断标准;②符合中医寒凝血瘀证诊断标准;③经行腹痛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④定期连续复诊3个月以上。

1.5病例排除标准:

①继发性痛经:经妇科检查证实有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肿瘤等所致的继发性痛经; ②对本药过敏者; ③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④月经周期不规律,影响判断疗效者;⑤未按规定服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2治疗方法

2.1温宫化瘀方组成:

当归10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熟地黄10克、制香附10克、怀牛膝10克,艾叶3克、桂枝3克、小茴香3克、炒延胡12克、丹参10、生蒲黄10克、五灵脂10克。

2.2加减:

膜样痛经加花蕊石20克、制没药6克;瘀血较甚加制乳香、没药各6克、苏木10克;腹胀者加乌药12克;腰酸者加川断12克、狗脊12克;寒甚者加紫石英30克、巴戟天lO克、仙灵脾12克;经量偏少者加泽兰叶15克、益母草20克、桃仁10克、红花6克;痛甚呕吐者加淡吴萸3克;腹泻者加怀山药12克、炮姜炭3克;神疲乏力者加党参12克、白术10克、黄芪12克;湿重者加苍术10克、白术10克;伴有乳房胀痛加桔叶核各10克、广郁金10克。

2.2服法及疗程:

每次月经来潮前3天开始服药,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连服7天。连续服药三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

3. 疗效标准及统计学方法

3.1疗效标准 

疗效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治疗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1)痊愈:服药后症状积分恢复到0分,腹痛及其他症状消失,停药后3个月经周期未复发者;(2)显效:治疗后积分降低至治疗前积分的1/2以下,腹痛明显减轻,其余症状好转,不服止痛药能坚持工作;(3)有效:治疗后积分降低至治疗前的1/2~3/4,腹痛减轻,其余症状好转,服止痛药能坚持工作;(4)无效:痛经症状积分无变化,腹痛及其他症状无改变者。

3.2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t检验。

4.治疗结果

4.1  临床疗效

43例患者,痊愈13例(30.2%),显效15例(34.8%),有效11例(25.6%),无效4例(9.3%)。不同病情患者疗效情况见表1,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见表2。

表1不同病情患者疗效情况

痛经程度

临床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计

总有效率

轻度

6

5

2

1

14

92.9%

中度

5

7

6

1

19

94.7%

重度

2

3

3

2

10

80%

合计

13

15

11

4

43

90.7%

4.2       治疗前后痛经症状积分情况

 

表2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积分

治疗后积分

积分差值

10.87±4.03

4.45±4.2

6.42±4.05﹡

﹡与治疗前比较,p<0.01

5.讨论

中医学认为该病发病多由起居不慎、情志不舒或六淫所伤等引起,其病机是冲任胞脉瘀阻,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或冲任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一般将该病分为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湿热瘀阻、气血虚弱、肝肾亏虚等证型。通过临床观察,笔者发现原发性痛经患者在临床上以寒凝者居多,无瘀者绝少,诚如《妇人大全良方》云:“夫妇人月经来腹痛者,由劳伤气血,致令体虚,风冷之气客于胞络,其经血虚则受风冷,故月水将行之际,血气动与风冷,风冷与血气相击,故令痛也。”年轻女性不懂摄生,行经期间,适值胞门开放,冲任空虚,若贪食生冷,或坐卧湿地、冒雨涉水,寒邪留居胞宫、冲任,气血运行不利,瘀阻胞中,即所谓“不通则痛”。由于痛经的主因是寒邪客于胞宫,导致气血阻滞不通,故以温宫化瘀止痛为治疗原则,重在温化,使寒得温则化,瘀得温则通。方中四物汤养血和血 ;桂枝辛温通散;艾叶温中逐寒、调经止痛;小茴香散寒止痛;香附理气调经药;延胡索活血散寒,理气止痛,香附合延胡索理气行血止痛,以通气分之郁;丹参活血化瘀;生蒲黄、五灵脂通利血脉,行瘀止痛;怀牛膝补肝肾,引药下行。诸药合用,有温宫化瘀,行气止痛的作用,可以使寒邪除,瘀血去,经络通,冲任、胞宫气血调和,自无疼痛之虞。

虽然原发性痛经分为不同证型,但无论何种证型的痛经,既使无明显寒象,也可适当加入温经通络之品(如桂枝、艾叶等),加强活血化瘀理气的功能,可以更好地达到止痛的效果。原发性痛经一般嘱患者经期前三天开始服药。如果需求孕者,则应根据基础体温的变化,嘱经来时服,以免伤胎耗血。

参考文献:

1.张惜阴.实用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3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63-266.

3.马宝璋.中医妇科学[M].第6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1999.79-8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