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介绍

2017年09月28日 11187人阅读

痤疮,俗称青春痘、粉刺、暗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病。多发于头面部,颈部、前胸后背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痤疮(青春痘)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黑头粉刺、白头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易形成色素沉着、毛孔粗大甚至疤痕样损害。影响美容,严重者可导致毁容,给年轻人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痛苦。本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很重要。及时规范的诊治,可以避免或减少皮肤的损害。


病因和发病机理

痤疮,中医称“肺风粉刺”,是素体阳热偏盛,加上青春期生机旺盛,营血日渐偏热,血热外壅,气血郁滞,蕴阻肌肤而发病,或因过食辛辣肥甘之品,肺胃积热,循经上行,血随热行,上壅于胸面而成。


现代医学认为青春痘发病原因与雄激素、皮脂腺和毛囊微生物有密切关系,在青春发育期,性激素分泌增多,它能引起皮脂腺合成和排泄皮质增多,并能使毛囊上部角化增殖,造成毛孔堵塞,形成脂栓粉刺。此外与遗传、饮食、肠胃功能紊乱、环境因素、化妆品及发病有关。


中医对痤疮的分型与辨证施治

痤疮,此病由肺经血热而成。中医认为肺主表,外合皮毛,如果热邪侵犯肺经或嗜食辛辣油腻之品,使肺经郁热,则肺卫失宣,皮毛被郁,导致颜面胸部起丘疹、红疱,或痛或痒。痤疮多具实证、热证的临床特点。


痤疮的分型和中医辨证治疗:

1、 肺热血热型:肺经风热者,为粉刺初起,见颜面黑头或白头粉刺居多,红丘疹,多见于粉刺、丘疹型痤疮,为痤疮诸型中较轻一型。


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均上行于面部,由于素体胃肠有热,或暑热侵犯胃肠,或饮食不节,过食辛辣肥甘厚味,使胃肠积热或湿热内蕴,积热循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上行于面部,郁聚于毛孔则发本病。


主要表现:毛囊性红色丘疹,皮疹米粒至绿豆大小,红肿疼痛,面部瘙痒,鼻息气热者多易外感风热,可有咽干、口干,小便黄,大便干燥,舌红苔薄、苔黄,脉象浮数或弦数。


治疗原则:清热宣肺。


2、 脾胃湿热型: 脾胃湿热者,皮肤油腻,间有结节,或伴口臭,便秘溺赤,多见于丘疹型、脓疱型痤疮。因患者多嗜食肥甘之品,致脾胃积湿生热,湿热上壅而致,脾胃不和多见口周痤疮。体内湿热多见脓疱,与肺热有关,手脚心发热,暗疮鲜艳。或见脓疱囊肿,病情缠绵,皮疹此起彼伏等。


主要表现:红色丘疹、脓丘疹,常伴有脘胀不适,饮食不佳,大便正常或干燥等症,粉刺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可以挤出黄白色碎米粒样脂栓,或有脓液,颜面出油光亮,拌口臭口苦,食欲时好时坏,大便粘滞不爽,舌红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弦数或滑数。


治疗原则:清热祛湿。


3、 肝胆湿热型:多见于脓疱、囊肿型、聚合型痤疮。多因素体肝经有热,加之嗜食辛辣肥甘之品,酿成肝胆湿热,上蒸于颜面而致,肝气郁结。符合这种的痤疮易留暗疮印,舌苔偏紫,月经有血块。


主要表现:红色丘疹、脓疱、伴有口苦、性急易怒,面色潮红、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


治疗原则:疏肝理气、活血清热。


4、 热毒壅盛型: 多见于脓疮型、聚合型等痤疮。多因嗜食辛辣或感受湿热之邪,致火毒内生,热毒上壅,熏蒸于颜面而致。


主要表现:鲜红密集,多为脓性丘疹、伴口渴饮多、咽干咽痛、溲黄便干、舌红、苔黄、脉数。


治疗原则: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5、 血瘀痰凝型:痰瘀凝结者,皮疹经久不愈,坚硬疼痛,色暗不鲜,或伴结节囊肿、瘢痕与色素沉着,舌黯红,脉滑。多见于结节型,聚合型痤疮。


主要表现:热毒痰瘀交结,气滞血瘀较甚,痤疮日久不愈,质地坚硬难消,皮损色暗发紫,触压有疼痛感,或者颜面凹凸如橘子皮,或质软有弹性。舌红或暗红,苔薄,边有瘀点或瘀斑,脉弦或涩。


治疗原则: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6、 冲任不调型: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主女子月经及孕育功能;任脉为“阴脉之海”,主胞胎(子宫和卵巢),调理阴经气血;冲任同起于胞中,相互交通,所谓冲任失调就是指它们的功能出现障碍,导致了妇科疾病,比如月经失调,痛经等。


主要表现:冲任不调者,可见月经不调、小腹胀痛,或经来皮疹增多或加重,体倦肢乏,饮食减少,大便稀溏,舌质红,苔黄根腻,脉濡或弦、滑。


以上各型在痤疮的不同时期表现各异,有时又会相互交杂,西安北方中医皮肤病医院在经典验方的基础上,根据现代人的体质,辨证论治,对症下药,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