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研究进展

2021年01月27日 7934人阅读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diffusepanbronchiolitis,DPB) 是一种以弥漫存在于两肺细支气管及呼吸性细支气管区域并累及管壁全层的慢性炎症为特征的肺部慢性、进展性、炎症性疾病,病理特征为弥漫性分布的以呼吸性细支气管为中心的细支气管炎及其周围炎,炎症累及呼吸性细支气管壁全层。目前该病报道以日本最多,西方国家少见,国内该病并非罕见,但由于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极易误诊。

病因

DPB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以持续性中性粒细胞浸润和黏液分泌过多等因素为特征的细支气管受累的小气道损伤是重要诱因。尽管细菌感染已在半数DPB患者中被发现,但持续性低水平细菌感染是否为小气道损伤的初始诱因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有研究表明,鉴于人类淋巴细胞抗原(HLA)等位基因在DPB患者中存在率高,而以HLA-Bw54和HLA-A11为代表的基因在亚洲人中高表达,这可能是该病在亚洲人群高发的解释。此外,炎性细胞、炎性因子作用及免疫缺陷也可能与该病有关。

临床表现

DPB发病通常较隐匿,且进展缓慢。常见症状为咳嗽、咳痰,活动后气促,进行性劳力性呼吸困难。20%-50%的患者有慢性咳嗽并产生大量痰液,超过80%的患者伴有慢性鼻窦炎,男女患病比例约5:3,急进期患者痰培养可能出现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影像学上,通过高分辨率CT可见弥漫小叶中心结节影、树芽征、双轨征等表现。血清学检查最有特征性的检查结果是血清冷凝集试验效价持续升高(≥1∶64)。肺功能早期主要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残气量增加,弥散功能可正常,病程长者则出现轻中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或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目前国际上缺乏统一的DPB诊断标准,我国DPB的诊断是参考日本1998年修订的DPB的临床诊断标准。DPB不是临床高发病,且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医师对DPB认识也不足,因此DPB较易与一些临床常见病和其他慢性肺部疾病混淆。

治疗

起初DPB患者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为42%,出现铜绿假单孢菌感染后仅为8%。20世纪80年代日本学者开创性地使用红霉素治疗DPB后,治愈率大幅上升,疾病预后显著改善。目前认为,若早期诊断及治疗,DPB可以治愈。

大环内酯类药物是治疗DPB的基础药物,典型代表为14元环的红霉素,14元环中的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及15元环的阿奇霉素亦证实治疗DPB有效;而16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则对DPB无效。但作用机理目前不明,可能与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抗菌外效应-抗炎及免疫调节有关。一旦确诊为DPB,应及早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以达到最佳疗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