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长不高,多半是这些原因!
2022年03月22日 805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孩子上课老坐第一排?
衣服穿了两三年了,还不嫌小?
和别的同龄孩子站一起,竟然要矮一个头?
东西没少吃,为何还是长不高?
孩子身材矮小或生长迟缓,时常引起父母乃至整个家庭严重的心理压力。那么,孩子长不高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影响身高的原因多种多样,造成孩子矮小的原因也不能一概而论。今天这篇科普文,我们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孩子长不高的原因。
总的来说,孩子身材矮小,主要与下面4个因素有关。
01. 遗传因素
俗话说得好,“三分人事七分天”,这句话放在孩子的身高上面,也同样适用。现代医学证明,孩子长不高,十个有六七个都是遗传因素在作祟。
比如,有一种与家族遗传有关的身材矮小,我们称之为“家族性矮身材”。这类孩子之所以矮小,就是由于遗传因素引起,患儿父母的身高均偏低,或者父母亲当中有一个正常,另一个矮小。
此外,我们俗称的“晚长”也与遗传因素有关。“晚长”,更专业一点的名称是“体质性青春发育延迟”,这类孩子表现为发育较晚,儿童期生长落后、身材矮小,但一旦青春发育后身高就会追赶上同龄人,不会影响成年后达到正常身高。
02. 内分泌因素
说到身高增长,就不能不提“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性激素”这3员大将。
从婴儿期至青春前期,身高增长依赖于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由脑垂体分泌,经血液循环到达肝脏,并刺激肝脏分泌一种生长素介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这种介质可以作用于骺软骨,使软骨细胞分裂、钙化后沉积,进而促进全身骨骼的发育,对身高的增长非常重要。而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可以直接作用于骨细胞,刺激骨再塑造过程,使骨吸收与骨生成同时加快,促进骨的生长和成熟。因此,任何原因引起的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缺乏,都会导致内分泌性矮小的发生。比如内分泌疾病(如生长激素缺乏症、先天性甲低)、垂体肿瘤,甚至睡眠习惯和心理因素,都会引起体内激素分泌障碍,导致孩子个子矮小。
进入青春期后,孩子的身高增长除依赖上述两种激素外,还受性激素的调控。性激素有助于性发育,也可促进身高增长。但如果孩子体内的性激素水平过高,会导致发育提前,这种情况下,虽然孩子的成长期身高可能会高于同龄人,但因骨骼超前生长、骨骺提前闭合,身高的增长也会提前停止,最终导致成年身高严重受损。
03. 其它疾病因素
还有一些孩子,TA们之所以身高落后,是因为身体某些其它疾病因素引起的。
可以引起孩子身材矮小的其它常见疾病主要包括:
① 染色体疾病:如特纳综合征,也称为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是一种只影响女性正常发育的染色体疾病,身材矮小是该病最常见的一大特征。
② 遗传代谢性疾病:比如苯丙酮尿症、粘多糖病,这两种疾病都属于代谢性遗传病的范畴,前者是由于苯丙氨酸代谢途径中的酶缺陷引起,后者是由于人体细胞内降解粘多糖的水解酶发生突变引起。而这两者都有一个明显的临床表现,就是孩子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
③ 骨骼系统疾病:比如软骨发育不全,又称作“胎儿型软骨营养障碍”,就属于儿科临床最常见的遗传性侏儒症之一。患有该病的孩子,一个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以四肢长骨明显短小、与躯干不成比例为特征的身材矮小。
④ 营养性疾病:比如营养不良。有研究指出,合理摄入蛋类、肉制品对促进生长发育具有积极作用,营养摄入不足的儿童与同龄儿童相比生长发育速度较为缓慢,易发矮小症。但随着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由营养不良引发的矮小症已不多见。
⑤ 慢性全身性疾病:如肾病综合征、慢性贫血、炎症性肠病等慢性全身性疾病,由于长期慢性疾病状态,增加孩子身材矮小的风险。
04. 母体因素
母亲孕期的一些不良因素也是导致孩子长不高的“罪魁祸首”。比如孕母身体状况较差、有慢性疾病史、服药史、宫内缺氧、宫内感染、怀孕期间营养摄入不足等,均可能引起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小于胎龄儿(SGA)。
小于胎龄儿是指出生体重低于同胎龄、同性别、同种族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数,或低于同胎龄平均体重2个标准差的新生儿。这类孩子由于出生时体重过低,已经比正常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如果出生后又未能实现有效追赶,发生成年后身材矮小的概率将会很大。
写在最后
读完这篇文章后,家长朋友们是不是对矮小症的病因有所了解啦?以后再碰上孩子身材矮小的情况,可别再觉得都是“晚长”啦!
下一期,我们将为大家进一步介绍几种常见具有遗传病因的特殊类型矮小症,帮助大家更全面地去了解儿童矮小症。
(本文图片来源:360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