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你痒吗
2017年11月17日 1166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入冬以来,很多门诊病人出现了全身皮肤瘙痒的症状,严重的天天服用抗过敏药都不能缓解。面对这种情况很多病人感觉很痛苦,这是怎么回事?
这类患者的瘙痒是一种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的皮肤病症状。多见于成人,瘙痒常从一处开始,逐渐扩展到全身。常为阵发性,尤以夜间为重,严重者呈持续性瘙痒伴阵发性加剧,饮酒、咖啡、茶、情绪变化、辛辣饮食刺激、机械性搔抓、温暖被褥、甚至某种暗示都能促使瘙痒的发作和加重。常继发抓痕、血痂、色素沉着,甚至出现湿疹样变、苔藓样变、脓皮病以及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本症状可见于老年患者,老年糖尿病患者尤为多见,常以躯干最痒,多因皮脂腺功能减退、皮肤干燥等因素所致,女性患者可能是绝经后综合征的一种表现。而入冬以来部分中青年也会出现类似症状,在秋末和冬季气温急剧变化时,病人常在进入温暖的室内或睡前脱衣时,便开始瘙痒。
而祖国医学认为该症状的发生离不开肺,肾。中医认为肺具有宣发、肃降的功能。宣发,即宣布、发散之意。肺主宣发,即肺脏具有向上、向外升宣布散的生理功能。这种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通过肺的气化,使体内浊气不断排出体外。其二是使气血、津液输布至全身,以发挥滋养濡润所有脏腑器官的作用;其三,宣发卫气,调节腠理之开合,通过汗孔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人体的营养精微物质,需要通过肺气的调动才能疏布到全身。所以《灵枢·决气》有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灵枢·痈疽》云:“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这些经文都提到了肺与体表肌肤的滋润营养,新陈代谢有关。肺如果出了状况肌肤失于濡养就会出现瘙痒。
那么为什么瘙痒的情况在入冬、入夜后比较明显呢?这与肺的特性有关,中医认为“肺为娇脏”,易受燥邪所伤。在五行中肺属金,其气通于秋,秋天是肺的当令之季。燥却是秋天的主气。燥邪伤人多见于气候干燥的秋季,故又称秋燥。燥邪多从口鼻而入,其病常从肺卫开始。燥邪致病干燥且易伤津液,表现为体表肌肤和体内脏腑缺乏津液,干枯不润的症状,如口鼻干燥、皮肤干燥皱裂等。燥易伤肺,肺为娇脏,外合皮毛,外感燥邪,最易伤肺。秋季之后为冬季,冬季是肾的当令之季,五行之中肾属于水,肺属金,中医认为肾为水脏,肺为水之上源具有通调水道的作用,所以肺肾二脏是相辅相成的,金水为相生之行。肾又是人先天之本,五脏阴阳均根于肾,所以很多病患在秋季没有注意调养导致肺阴受损,又兼有先天不足,到了冬季就会出现肌肤干燥瘙痒难忍,。夜加剧是因为“昼属阳,夜属阴”,入夜加剧则是阴损的强力佐证。故而这类瘙痒症状的发生与肺燥肾水不足有关。
对于有上述的症状的患者朋友应当怎么做呢?首先患者朋友应当放松情绪,同时寻找病因,加以避免是防治的关键。其次应避免用搔抓、摩擦及热水烫洗等方法止痒。生活应规律,衣着松软,不要沐浴过勤。应避免饮酒、喝浓茶及食用辣椒、胡椒及芥末等辛辣刺激食品。精神紧张及情绪不安的患者应注意休息,适当改变不良的生活环境。必要时可以使用一些抗过敏的药物。最后还可以注意服用一些具有润肺补肾的食物如:银耳、百合,山药,枸杞,白萝卜,木耳,猪血,猪骨,阿胶等。对于比较严重的患者朋友可以来门诊服用中药进行调补,笔者依据金水相生之法,以桑叶,黄精,石斛等拟方治疗该病具有一定疗效,欢迎患者朋友前来咨询。
作者简介:张毅,医学博士生,上海市中医医院内分泌副主任医师,师承浙江名中医林真寿教授,上海知名中医董耀荣教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如:周围神经病变、肾脏病变等;甲状腺疾病;内分泌紊乱引起的面部色斑、痤疮。擅长中药茶饮治疗胰岛素抵抗,帮助血糖控制达。专家门诊时间周一全天,周二下午,门诊地点:上海市新静安区芷江中路274号上海市中医医院糖尿病科。门诊四楼4017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