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家庭调护
2020年03月10日 800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春天到了,这几日气温明显升高,暖和起来。家长们注意啦!各类儿童常见传染病也开始蠢蠢欲动了。小儿手足口病高发于每年的3月~5月,即将迎来发病小高峰。
【问题】快速分辨宝宝,是不是得了手足口病?
【医生】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传染病。刚发病的时候,有的宝宝身上还没有特征性的疹子,很容易被误以为是小感冒——宝宝会出现发烧、喉咙痛、咳嗽等初期症状。不过,家长会发现,给宝宝吃感冒药,病情并没有得到缓解,服用抗生素也没有效果。
那家长如何判断孩子患上手足口病呢?
手足口病常见症状
1、宝宝的体温突然飙升到38℃以上;
2、手、脚、屁股上起了疱疹;
3、咽部可可以看到疱疹;
4、仔细观察这些疹子,既不像蚊虫叮咬,又不像水痘,也不像湿疹,宝宝不疼,不痒
除此之外,宝宝还可能有这些症状:口痛、拒食(多由口疮不适导致)、乏力(身体内部正邪相争、发烧导致)、比较闹腾、睡眠不安稳等等。
如果孩子有以上表现,家长就可以初步判断宝宝可能得了手足口病。很多时候,手足口病的皮疹,早期不出现,或仅出现在咽部,个别孩子甚至不出疱疹。所以,只要在手足口高发季节,孩子发烧,精神差,不吃东西,容易惊慌,家长都需要格外警惕手足口病。
【问题】现在是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家长应该如何预防?
【医生】手足口病为自限性的传染性疾病。所谓自限性疾病:指疾病在发生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靠机体调节能够控制病情发展,并逐渐恢复、痊愈。这类疾病一般在没有严重并发症的情况下,只需对症治疗或观察。所以,对于轻症手足口病宝宝,可以在家居家隔离治疗,一般1周能够康复。手足口病具有比较强的传染性,在手足口高发期到来以前,建议进行疫苗接种,手足口疫苗属于二类需自费的疫苗。除此之外,在疾病高发季节,我们也要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手足口病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可通过粪-口、飞沫、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从阻断传播途径的角度,我们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预防调护:
①勤洗手。不仅教育宝宝饭前便后勤洗手,替小宝宝换完尿布的家长,也要把手洗干净。
②纠正吃手、揉眼坏习惯。宝宝玩耍,摸到公共的玩具、物品时,如果上面附着手足口病病毒,宝宝触摸后有吃手指、揉眼睛等坏习惯,同样有可能染病。所以,家长要引导宝宝不要用手到处乱摸,改掉揉眼睛、揉鼻子、吃手指的习惯。
③不扎堆。少带宝宝去人员密集、不通风的场所。现在特殊时期,以及有风的时候,要给宝宝戴好口罩,注意遮住头面部。
④保持环境通风、清洁。对宝宝的玩具、生活用品和个人用品要及时清洗、消毒。
对于易患手足口病的孩子,发烧难退,我们也给大家推荐一条食疗方。“三豆饮”。这个食疗方由黄豆、绿豆、黑豆组成。黄豆:性平味甘,可治一切毒肿、止痛、除胃中热。绿豆:性凉味甘,可清热解毒。黑豆:性平味甘,可行水调营,祛风邪,善解诸毒。
【问题】三豆饮应该怎么做?
【医生】三豆饮
材料:生黄豆20粒,生黑豆、生绿豆各15粒。
做法:豆子浸泡2小时后下锅,加约4碗水,文火炖煮至豆子软烂汤浓。取汁滤豆渣,当日温服。
功效:主治小儿发热抽搐、疹出成粒,可散热、养木气、顾中气。
注意:
如宝宝脾胃较为寒凉,可把绿豆换成稍微平和一些的红豆,同样有清热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