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蛋白尿,这3点你都了解吗
2019年07月13日 803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蛋白尿1+就是尿蛋白阳性的意思。
正常情况下,血液中少量的蛋白质可以通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管中,其中一部分又被肾小管回吸收。所以,正常尿液中含有极少量的蛋白质,一般不超过150~200mg/日,其中白蛋白不超过30mg/日。
如此少量的蛋白质,尿常规检查是测不到的,称尿蛋白阴性,标示为(—)。如果尿蛋白超过了以上的数值,常规化验就会测出来,称尿蛋白阳性,标示为1+,或者(+),+号越多,表示尿蛋白量越多。
一般来说,尿蛋白阳性就表示肾脏受损,而且尿蛋白阳性是肾脏病最早期、最重要、最特异的指标。但正常情况下,也可能出现尿蛋白阳性,称生理学蛋白尿,常见于:
▶剧烈运动以后
▶发烧
▶高温和严寒刺激
▶青少年站立过久
▶肾静脉发育异常等
生理学蛋白尿,大多是一过性,而且量很小,复查几次就能判断。
另外,非肾脏病也可能出现蛋白尿。比如,严重的尿路感染,尿白细胞升高,同时有尿蛋白1+,甚至3+。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应先控制感染,等感染控制后复查,如果转阴,证明是假阳性,如果仍有蛋白尿,可能合并有肾脏疾病。
问题二:蛋白尿怎么治疗?
生理性蛋白尿一般不用治疗。如果确定为肾脏病导致的蛋白尿,还需明确肾脏病的病因,不同病因治疗是不一样的。
自身免疫相关的肾损伤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紫癜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系统性小血管炎、病毒相关性肾炎、肿瘤相关性肾炎等肾脏病引起的蛋白尿,自身免疫参与了肾损伤,所以,治疗蛋白尿常需要使用激素,或者同时合并使用免疫抑制剂。也就是说,如果对症,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可以治疗蛋白尿。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引起的蛋白尿,之前常用的降糖药虽然不能降低蛋白尿,但通过控制血糖,控制了导致肾损害的原因,也可以避免尿蛋白的进一步加重。
SGLT2抑制剂已被明确证实,在降糖的同时,有降尿蛋白作用和肾脏保护作用,甚至还可以治疗非糖尿病肾病引起的蛋白尿。
所有的肾脏病
ARB或ACEI降压药,在降压的同时,具有明确的降尿蛋白和肾脏保护作用,可以治疗各种肾脏病引起的蛋白尿。
问题三:蛋白尿可以治愈吗?
有些蛋白尿是完全可以治愈的,比如:
▶新发的早期肾脏病,积极治疗是可以转阴的。所以,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非常重要。
▶病理类型较轻的肾小球肾炎,比如微小病变型肾病、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对激素敏感的膜性肾病等,经积极治疗后,尿蛋白也是完全可以转阴的。
▶早期的糖尿病肾病,积极的治疗,尿蛋白也可以转阴。
许多肾脏病,经过积极治疗后,即使尿蛋白还存在,但将尿蛋白定量控制在0.3g/d以下的话,基本能遏制慢性肾脏病的进展,也可以说是临床治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