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心排血量综合征

2018年01月04日 1504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疾病介绍

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简称低心排)是一组以心排血量下降外周脏器灌注不足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心脏外科术后多见,且在各种疾病导致心功能障碍时均可出现。

 

疾病知识

 

症状

低心排是指心排血量下降及外周脏器灌注不足的一组综合症。心脏指数<2.0L/min/m2 定义为低心排,常伴以下表现:


1.低血压(平均动脉压<60mmHg) 


2.心动过速(心率>90 次/分) 


3.少尿(尿量<1mL/kg/h) 


4.代谢性酸中毒(pH <7.4,乳酸>3.0moL/L,碱剩余<2)


5.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 SvO2<65% 


6.皮肤苍白,潮湿,肢体末梢湿冷 


7.肺淤血,低氧血症

 

病因

心脏前负荷、心肌收缩力、心率、后负荷异常均可引起低心排。心脏外科术后也是导致低心排的常见原因。

 

检查

  1.  超声心动、肺动脉漂浮导管;


  2. 心排血量监测;


  3. 以动脉血乳酸水平作为低心排严重程度的判断指标;以动脉血乳酸水平的变化趋势作为预后判断指标。

 

诊断

诊断主要根据病因、临床表现以及患者的临床监测与评估进行综合判断。

 

治疗

1.积极纠正导致低心排的可逆因素。


2.选择以维护氧供需平衡为目标导向的血流动力学管理策略。


3.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 

1)对于低心排患者出现脏器灌注不全时可使用正性肌力药物。


2 )可选用不增加心肌耗氧的正性肌力药物。钙离子增敏剂左西孟旦与肌钙蛋白 C 结合。


3 )可应用具有 β 受体激动作用的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治疗低心排。


4 )可应用米力农治疗低心排。


5 )除低心排期间其他药物控制房颤心室率不理想外,不推荐应用洋地黄治疗 低心排。


6 )在优化前负荷、增加心肌收缩力治疗后仍有低血压患者可使用缩血管药物 提高血压。


4.对于后负荷增高者应用扩血管药物。


5.重组人脑利钠肽降低体循环及肺循环阻力,降低左心及右心后负荷,同时具 有利钠排尿作用,增加心排血量,无正性肌力作用不增加心肌耗氧。


6.稳定心率及心律,维持窦性心律,起搏器依赖者保证房室同步。


7.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者使用机械循环辅助治疗。


8.低心排合并肾功能不全利尿剂抵抗时行肾脏替代治疗。


9.给予适当镇痛、镇静、抗谵妄治疗。


10.纠正贫血,血红蛋白低于 80g/L 考虑输注红细胞,维持红细胞比容>25%。


11.给予适当营养支持治疗。


12.加强低心排期间感染预防、监测及治疗。

 

预后

早期明确诊断积极规范化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延误治疗会增加并发症及死亡率、增加医疗费用。

 

预防

  • 积极规范化治疗心脏前负荷、心肌收缩力、心率、后负荷异常引起低心排的原发病。


  • 避免心脏外科术后导致低心排。


  • 出现低血压、心动过速、少尿、皮肤苍白,潮湿,肢体末梢湿冷等应及时就诊。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