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尿潜(隐)血阳性”不等于“血尿”

2020年02月08日 860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在泌尿外科门诊,经常会遇到一些患者拿着尿常规报告来咨询:“尿常规报告:潜血(++)、镜检红细胞(++)。”
问医生:“尿潜血阳性就是尿血吗?是不是肾脏出了问题?”
那么,尿潜(隐)血阳性意味着什么呢?该如何处理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了解一下尿潜血和血尿的概念。
一、“血尿”是怎么一回事?。
我们知道,正常人尿液中通常没有或只有少许红细胞。“血尿”是指尿中混有红细胞。按严重程度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
尿中血多时,肉眼可见尿呈血色,颜色由浅粉色、洗肉水样或酱油色不等,称为肉眼血尿。出血量大时,可以形成血凝块。每升尿液中含有1mL血液,就会出现肉眼可见的血尿。肉眼观察正常,用显微镜来检查离心后的尿沉渣,如果每个高倍镜视野中有3个以上的红细胞(≥3/HP),称之为镜下血尿。文献报道,常规健康体检中镜下血尿的检出率为2.4%~31%。尿常规检查表现为尿隐(潜)血阳性。
尿潜血是尿常规检查中的一项指标,用来筛选有无血尿。
顾名思义,肉眼可见的血尿称为肉眼血尿(右),但肉眼看上去正常的也可能是镜下血尿(左)。
二、尿潜血阳性≠血尿
“尿潜(隐)血阳性”是指尿中含有“血红蛋白”或“肌红蛋白”,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但不等同于红细胞。
换句话说,尿潜血阳性者的尿里可能有红细胞(即“血尿”),也可能没有红细胞。
由此可知,“血尿”和“潜血”不是同一概念,两者不能完全划等号,即尿潜血阳性≠血尿。
三、哪些情况可导致尿潜血阳性?
1)泌尿系炎症: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肾结核等;
2)泌尿系结石:如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
3)泌尿系肿瘤:膀胱癌、肾癌、前列腺癌等;
4)肾炎、肾血管畸形;
5)先天发育疾病:重复肾、肾下垂、多囊肾、肾囊肿、胡桃夹综合征等;
6)血液病(包括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7)服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华法令、氯吡格雷)等可引起血尿。
四、哪些情况可导致尿潜血假阳性?
1、某些疾病:溶血性贫血、血型不合的输血、大面积烧伤,出现大量血红蛋白,超过肾小管重吸收阈值后,出现在尿液中,就会出现尿潜血阳性,但这并不能代表尿里有红细胞。导致尿潜血阳性;
2、严重的肌肉损伤(尤其是挤压伤)或横纹肌溶解时,大量的肌红蛋白被释放至血液中,尿中肌红蛋白增高,尿潜血阳性;
3、服用铁剂治疗,导致尿潜血阳性;
4、食物因素:甜菜、辣椒、番茄叶、红心火龙果;
5、化验尿液的试纸条不合格或过期失效;
6、女性朋友月经血混入尿液所致;
7、剧烈运动后尿液中出现肌红蛋白,也会导致一过性尿潜血阳性,称为“运动性血尿”。
以上情况,尿潜血呈阳性,但都不属于真正的病理性血尿。五、血尿的三大表现类型:
根据血尿来源不同,血尿分为初段血尿、终末血尿、全程血尿。
具体方法如下:
尿3杯试验:取3个洁净的玻璃杯,患者每次排尿时,分为前、中、后3段排尿,分别排入3个玻璃杯中,然后根据以下情况判断。
①若第1杯中为血尿,其余2杯正常,则为初血尿,提示尿液中血来自尿道;
②若第1、2杯中无血尿,仅第3杯有血尿,称为终未血尿,提示病变在后尿道、前列腺、膀胱颈和三角区;
③如3杯中均有血尿,称为全程血尿,提示病变在肾脏、输尿管,或为膀胱内。
六、血尿的两大特点:
①血尿伴有尿频、尿急、尿痛,尤其伴尿痛者,称为有痛性血尿。多为泌尿系感染、结石等。
②血尿不伴尿痛、腰痛,称为无痛性血尿;血尿没有任何症状,称为无症状性血尿,尤其是年龄大的患者,出现肉眼血尿,呈无痛或无症状性反复/间断发作,应注意排除恶性肿瘤可能。
七、尿潜血阳性怎么办?
不能单凭尿潜血阳性来诊断血尿,而应结合病史,特别是尿沉渣镜检结果来综合判定,看看是不是“真性血尿”?
如果是真性血尿,应该进一步做尿红细胞形态检查。
血尿以变形的红细胞为主,通常考虑内科性肾脏疾病引起的可能性较大,如果同时存在蛋白尿的话,建议肾内科就诊。
当镜下血尿以正常形态红细胞为主时,建议泌尿外科就诊。
参考文献:
坎贝尔泌尿外科(第九版)
中国泌尿外科专科医师培训教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