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萎缩常吃的西药都会有相应副作用
2023年03月01日 84人阅读
1,苯二氮卓类药物:如氯硝西泮,主要用于癫痫和惊厥。但可能会有嗜睡、行为紊乱、焦虑、抑郁、头昏、乏力、眩晕、言语不清等不良反应。青光眼患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2,5-羟色胺1A受体激动剂:如丁螺环酮、坦度螺酮等。可能会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口干、便秘、失眠、食欲减退等不良反应。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及本品过敏者禁用。
3,谷氨酸释放抑制剂:如利鲁唑。但可能有乏力、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腹痛、心动过速、嗜睡等不良反应。伴严重肝病的患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4,神经保护药物:如依达拉奉,具有清除自由基,可能会有肝功能损伤转氨酶升高,肾功能异常血尿素氮升高偶有肌酐升高,皮疹,皮肤潮红,瘙痒;红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或减少;肌酶轻度升高;打嗝等等。老年人、肝功能不全、轻中度肾功能损害、心脏疾病慎用。5甲钴胺、丁苯酞1、过敏偶有皮疹发生(发生率<0.1%),出现后请停止用药。2、其它偶有(发生率5%~0.1%)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
对于小脑萎缩中医的辨证治疗:
脑为精髓汇集之处,其功能活动除与精密切相关外,脑的功能活动还必须以气血津液的正常循环为基本保证,与气、血、津液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体气血通过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大小络脉的传注,皆上达于头面部,分别灌注于各个孔窍之中,以发挥其濡养脑髓和孔窍的作用。脑则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而发挥其主视、听、嗅、味等感觉的功能。故气血不足、气血瘀阻或气血逆乱,都可导致脑的功能失常,而出现精神活动或感觉、运动功能的障碍。
气血不足,脑髓失充型小脑萎缩
肾精不足,髓海空虚型小脑萎缩
痰浊雍盛,蒙蔽脑窍型小脑萎缩
瘀血阻滞,脑失荣养型小脑萎缩
阴虚火旺,脑髓消缩型小脑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