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无可吻 寨卡不侵
2016年04月14日 270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近年来,流行于广东和台湾的登革热疫情,让人们对防蚊这一古老的话题重新认识。而在南美爆发的寨卡(Zika)病和非洲的黄热病疫情,更是让人谈“蚊”色变。事实上,蚊子还是疟疾、丝虫病、日本脑炎等其他病原体的传播媒介。今天我们来谈谈有关蚊子的事实和防蚊的措施。
一、有关蚊子的几个事实
1、雄性蚊子都是“吃素”的。
蚊子属于双翅目昆虫,全球约有3000种,以按蚊属、伊蚊属和库蚊属最为著名。雄性蚊子是“吃素”的,专以植物的花蜜和果子、茎、叶里的液汁为食。雌蚊一旦婚配以后,非吸血不可,而且嗜血如狂,即使在内脏爆裂之后仍继续吸血,其执着程度可谓“至死不渝”。
2、蚊子嗜血,为“爱”而生。
蚊子叮人根本不用眼睛,而是以“亲吻”对象呼出的二氧化碳、体表散发出来的气味和热量为线索来确定位置;再利用触须上的“机械性刺激感受器”轻触“对象”的皮肤,寻找它喜欢的血管;然后通过触须上的“化学感受器”判断对象身上是不是有它喜欢的“味道”。所以说蚊子叮你是“爱”的驱使。
3、谁是蚊子的最爱?
蚊子对二氧化碳、汗液很敏感,“脂粉”的气味对蚊子的诱惑力都非同寻常。因此出汗的人、新陈代谢旺盛的人(如儿童、孕妇)和化过妆的人都是蚊子的最爱。蚊子喜欢“黑暗”、不爱叮白色。如果你穿着深色衣服,在夜间便会呈现一团黑影,蚊子会向着更暗的地方追逐而去。
4、蚊子善于“潜伏”。
蚊子有些习性是不为人知的。它们喜欢等待,善于“潜伏”,其耐心堪比“余则成”。有时候会在房门上一呆就是几个钟头,只要你将房门打开,它们就会迅速跟你进入房内,再伺机咬人。蚊子还会判断人“睡没睡”。如果人没睡着,蚊子会落在附近,然后轻轻爬上来“试探”我们。
二、传说的秘方靠不靠谱?
1、维生素B1能驱蚊防蚊
“维生素B1驱蚊”最早出现在上世纪40年代。一位名叫W.Ray Shannon的医生在美国《明尼苏达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宣称,维生素B1水溶液有助于预防蚊子。但是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验层面,这种说法均未得到验证。换句话说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输入型”流言。
2、电子驱蚊器和驱蚊软件。
这些东东在西方市场上出现了几十年,大多是希望通过超声波驱蚊。国外的科 学家研究发现所有测试产品没有一种能成功阻止常见蚊虫的叮咬,这些产品并没有厂商吹嘘的神奇效果。《北京青年报》也曾委托专家对驱蚊软件进行测试显示,几款所谓的超声波驱蚊软件均未能发出超声波。其实不管是电脑音箱还是手机扬声器,都是基于人耳20Hz-20kHz的听觉范围设计,根本无法发射超声波。
3、戴串手环、养盆植物就能驱蚊?
利用驱蚊植物的气味来防蚊,是许多人推崇的方法。网上介绍的驱蚊中药或植物,品种很多,包括檀香籽、艾叶、薄荷、紫苏等。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香茅油、薄荷油等天然提取物的驱蚊产品对伊蚊的保护时间还不到20分钟。因此,驱蚊植物能否达到商家宣传的驱蚊效果,目前并不清楚。
三、生活防蚊建议
1、睡觉用蚊帐,外出穿长衣裤。
能传播乙型脑炎的库蚊和传播疟疾的按蚊多在夜间活跃,传播寨卡病毒的伊蚊则在白天活动较多。世卫组织建议说,睡觉,特别是白天睡觉,最好使用蚊帐,同时应使用纱窗或关闭门窗防止蚊子进入室内。外出时尽可能别让皮肤暴露在外,穿着浅色、长袖、稍显宽松的衣裤、衣物面料较为紧密最为理想。
2、清理积水杜绝孳生
有些蚊卵能在无水的情况下存活长达一年,少量积水足以让蚊卵发育成幼蚊。世卫组织建议,要将“水桶、花盆或者汽车轮胎等可能蓄水(即使是少量水)的容器排空,使其保持清洁或加以遮盖”,让蚊子无处孳生。
3、科学安全使用驱蚊剂
黄昏时是蚊子活动的高峰期,此时使用气雾剂能起到最大效果。喷洒时要呈45°仰角。喷洒完毕后最好关闭门窗半小时到一小时,然后再开窗通风。大剂量杀虫气雾剂具有神经毒性,蚊子数量不是很多时,不建议使用。
目前市场上的灭蚊产品种类繁多,盘式蚊香、电蚊香等是比较方便且常用的家用灭蚊产品;盘式蚊香的载体是木屑等,污染大,易产生烟熏,适合在室外、阳台等地方使用。电蚊香的载体是碳氢化合物,污染相对较小,但是在散发气味时还是会释放一些有害物质,孕期妈妈还是尽量少用比较好。
四、家庭止痒小妙招
一般人被蚊子叮咬后,都会出现红肿、痒、痛等症状,可以用碱性物质进行缓解。其中氨水的效果最好,但是氨水不好找,怎么办?
1、如果叮咬处很痒,可以涂上香皂蘸水在红肿处涂抹,这样能在数分钟内止痒。用盐水涂抹或冲泡痒处,也能到达类似效果。
2、薄荷叶、芦荟叶、紫苏、白背三七等新鲜的叶汁也有很好的消肿、止痒效果。大蒜的效果也不错。被蚊子叮咬后红肿奇痒时,可用上述一种揉碎后,在红肿处涂擦几下,就能消肿止痒。
3、热敷。蚊子叮咬后释放的蚁酸是导致红肿瘙痒的主要原因。蚁酸遇到高温即可变性、分解。被蚊子咬过后,立即用热毛巾敷5分钟就可以了。但是要注意防止烫伤。
4、花露水、风油精、清凉油等也有一定的止痒效果。大家都比较熟悉,就不作特别说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