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几个问题
2018年08月07日 6058人阅读
1、肺炎支原体:
是一种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最小病原微生物,没有细胞壁,粘附于呼吸道粘膜,寄居于细胞内导致细胞坏死,释放各种炎性介质,引起一系列组织损伤,除呼吸道感染外可引起许多并发症。
比如:心肌炎、心包炎、肝炎、肾炎、脑膜炎、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肌痛、关节痛、麻疹样皮疹等等多系统损害。
2、传播途径:
呼吸道飞沫传播。
3、表现:
轻重不一,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可表现为鼻炎、咽炎、支气管炎、肺炎等。肺炎多有发烧,热程5天以上。初为干咳,渐加重为阵法性刺激性剧烈咳嗽,夜间咳重。痰液多为白痰,可有血性痰,并发细菌感染可有黄痰。胸片显示肺炎,而肺部听诊多无明显湿啰音。
4、诊断:
常用检查:
抗肺炎支原体抗体IGM滴度增高>1:160以上,或短期内进行性增高。
抗体定性检查阳性不能作为目前感染依据。
肺炎时胸片可见肺部片状阴影,有时阴影于两肺间呈游走性变化。
5、治疗:
没有细胞壁,细胞内寄生的特点决定了青霉素类及头孢类抗生素对其无效。
细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类药物如: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奎诺酮类可以抑制其生长。
适合儿童的只有大环内酯类。代表药物有红霉素和阿奇霉素。
根据病情两药可单独或交替使用。
疗程不少于三周。
6、预后:
这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可自愈。
病情轻重及病程长短个体差异较大。与宝宝是否有基础疾病有密切关系。
少数宝宝表现为多系统损害,不过不必惊慌,积极治疗大多预后良好。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副作用以胃肠道反应为主,长期使用可引起肝功损害。所以是否用药需综合考虑。
虽经系统治疗,仍有少数宝宝痰或鼻咽分泌物中可分离到支原体达数月之久,可致复发。
7、家庭护理:
保持室温18—20℃,湿度60%,避免过于
干燥以利痰液稀释。
清淡饮食,注意休息,避免过劳。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