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忽不定的脑脊液鼻漏:我们诊断不再难(图)

2018年07月20日 757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从一个被手术三次的病人的诊治故事看我们如何做

脑脊液鼻漏,脑脊液耳漏,误手术,定位诊断

脑脊液鼻漏,脑脊液耳漏的患者,其定位定性的诊断,有时候非常难,飘忽不定。有的患者因此走了很多弯路,接受了不恰当的治疗,甚至是失败的手术,有的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手术。我下面列举的病例,就说明,一个正确的定性,定位的诊断,对于此类患者是多么重要。

患者,女,63岁。发生脑脊液鼻漏2年多,在国内顶尖某五官科专科医院,诊断为脑脊液耳漏,接受了两次该医院耳科专家的两次耳部手术和一次鼻科专家的手术。经过是这样的,第一次手术后二十天,还是漏水,从鼻腔流出,或者向咽喉流下,发生呛咳。然后,又进行第二次耳部开刀手术,这一次坚持了半年后,上述症状再一次发生。于是,耳科专家认为是鼻漏,介绍到鼻科医师处就诊。鼻科专家医师给她进行了第三次手术,鼻腔探查,手术中发现,还是耳漏,于是终止手术。患者经历了三次手术,三次全麻,感觉到绝望,来我门诊就诊。我们仔细的检查,并且进行了SPECT/CT的脑室造影检查,明确的漏口是位于耳部。其含有核素的脑脊液,是通过右侧的咽鼓管,流到了鼻咽部。因此,在核素扫描的CT影像上看到,患者的右侧咽鼓管区域放射性浓聚。这就解释了如下现象:当患者站里或者头高位时候,漏出的脑脊液就流到了咽喉嘴巴,甚至气管,引起咳嗽。而在躺着,尤其是右侧卧位,漏出液就流到鼻子,形成鼻漏。

图一,右侧鼻咽部外侧(横杠标识处),咽鼓管位置见到放射性浓聚,说明脑脊液是由耳朵漏出,经过咽鼓管到鼻咽部,而后,由于体位的不同,导致表现为鼻子漏水,或者是流下到咽喉,有的引起呛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