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资料
2019年07月22日 785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椎间盘造影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运用
【摘要】 目的: 探讨椎间盘造影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中的作用。方法: 试验组20 例为先行椎间盘造影后选择治疗方式,对照组20例直接采取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结果:试验组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愈19 例,对照组手术治愈14 例, 试验组有效率95%,对照组有效率70%。结论: 椎间盘造影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有确切的指导作用。郑州市骨科医院脊柱外科陈爽
【主题词】 椎间盘造影;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腰椎间盘突出症;作用
我院于2008年开展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于早期40例患者中, 随机分为两组, 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 试验组为先行椎间盘造影后选择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或其他治疗方法,对照组直接采取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 1 对象 入选条件: (1) 腰腿疼痛,除外非椎体性疾病及原因不明性腰腿疼痛。(2) 身体状况良好, 可以耐受手术, 无造影剂过敏, 无手术禁忌证者。除外以下几种情况: (1) 局部皮肤有疖肿、痤疮等感染病灶者; (2)椎间盘突出出现马尾综合征者; (3) 不能除外椎管内肿瘤或感染者; (4) 临床上考虑为巨大椎间盘突出者, 做椎间盘造影可致椎管阻塞加重者。试验组20 例, 男18 例, 女2 例, 年龄18~ 56 岁,平均38. 2 岁; 突出椎间盘24例, 其中腰1/2 1 例, 腰2/3 1 例, 腰3/4 3 例, 腰4/59 例, 腰5 骶1 10 例。对照组患者20 例, 男17 例, 女3例, 年龄18~ 54 岁, 平均37. 2 岁; 突出椎间盘27 例, 其中腰3/4 5例, 腰4/510 例, 腰5 骶112 例。
1. 2 方法
1. 2. 1 操作方法 (1)常规俯卧位,消毒,铺无菌巾,局部麻醉。(2) “C 型臂”X线透视下椎旁外侧穿刺进入椎间隙, 显示针尖位于椎间隙中央。(3) 欧乃派克逐渐注入, 透视下观察造影剂形状、是否进入椎管内、患者症状变化等,记录造影剂数量。(4) 针管回吸尽量抽出造影剂, 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或其他方法,观察患者症状变化。(5) 术后予抗感染、直腿抬高锻炼, 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者卧床6 h, 开放手术者按手术后处理。
1. 2. 2 观察内容 (1) 造影剂: 按照Dallas 椎间盘造影评估法[1 ]观察形状、数量、是否进入椎管内。(2) 患者症状: 造影中有无加重或无变化; 有无放射痛或牵涉痛及其部位。造影后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症状加重、减轻或无改变及其时间。腰椎活动度、直腿抬高试验、神经功能恢复及能否恢复原来的工作和生活。
1. 2. 3 疗效评估标准 按中华骨科学会脊柱组腰背痛手术疗效评定标准[2 ]。
1. 3 统计学处理 数据结果采用SPSS 10. 0 统计分析软件处理。
2 结果
试验组优16 例, 良3 例, 差1例; 对照组优26 例, 良3 例, 差1 例。经t 检验,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
3 讨论
椎间盘造影诱发腰腿疼痛的机制已经基本明确。一个正常的椎间盘能接受0. 3~ 1. 0 m l 液体容量[3 ] , 正常椎间盘内峰压为400~ 500 kPa。Gayer[4 ]认为椎间盘内注射超过3m l 是不正常的, 注射1 m l 没有阻力也是不正常的(见于纤维环完全撕裂, 造影剂漏入硬膜外腔)。
试验组中有4 例提示造影剂漏入椎管, 继续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后症状未见改善, 对照组中6 例提示造影剂漏入椎管, 5 例改用开放手术后, 症状恢复好, 1 例拒绝开放手术, 坚持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治疗,效果差。以上数据显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对于纤维环完整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但是, 常规的X 线、CT、MR I 均不能良好显示纤维环的完整与否, 对于纤维环破裂椎间盘髓核突出较小导致的化学刺激所引起的症状,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不能较好的解除。本组结果也支持以上观点。笔者认为, 椎间盘造影可以较好的显示椎间盘的形态及纤维环的完整与否, 对于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及坐骨神经痛的选择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值得在椎间盘治疗中积极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 1 ] Sach s BL , V anharanta H, Sp irey MA , et al. Dallas discogram do2scrip tion,A new classification of CTöd iscography in low back dis2o rdo rs[J ]. Sp ine, 1987, 12 (3) : 2872294.
[ 2 ] 杨惠林, 唐天驷. 腰椎不稳与腰椎管狭窄专题研讨会纪要[J ]. 中华骨科杂志, 1994, 14 (1) : 60.
[ 3 ] Peng B,W uW , Hou S, et al. The pahogenesis of Schmo rl′s nodes[J ]. J Bone Jo int Surg, 2003, 85 (6) : 8792882.
[ 4 ] Gayer RD,Ohnmerss DD. L umbar discography po sition statementfrom the No rth American Sp ine Society D iagno stic and Therapeu2tic Comm ittee[J ]. Sp ine, 1995, 20 (18) : 20482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