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诊断上做文章力克疑难皮肤病

2014年12月16日 684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长期以来,我国皮肤病都重在治,忽视了诊断。但皮肤病种类约有1400多种,极易误诊漏诊。于是杨希川钻研皮肤病理,从提高诊断水平出发,为找到治愈疑难、少见皮肤病指出了方向。

透过皮肤揪出癌魔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紧密地联系着人体的内部和外界。它作为一面镜子,反映着全身的健康状况。有时,久治不愈的皮肤病,背后可能是内脏的病魔在作祟。今年年初,西南医院皮肤科副主任杨希川和同事们就接诊了这样一位棘手的病人。

       40岁的郑女士去年7月份时发现自己的手臂、大腿处长出红斑、丘疹,随后蔓延至全身,并且出现水疱甚至血疱。在外院治疗时,医生根据她的症状,诊断为重型多形红斑,随即紧急实施了激素免疫抑制治疗。然而短暂缓解后,病情再度加重。医生考虑她患上的也可能是天疱疮,于是重新设计了治疗方法,但依旧不见疗效。她的病情一天天加重,来到西南医院时,几乎从头烂到脚。

       难题摆到了杨希川的面前。全身尤其肢体出现红斑、丘疹,这是常见的多形红斑的症状,可为什么久治不愈呢?为了找到郑女士的病根,杨希川翻阅了大量文献,并在实验室进行了病理检查。药物过敏、结缔组织病、病毒感染……大量可能性被排除。必须尽快明确诊断,否则病人可能进入衰竭状态,直至死亡。

       “恶性肿瘤有时也会伴发多形性红斑,会不会是这个原因?”想到这里,杨希川决定立即给郑女士做肿瘤相关检查。果然,胸腔里一块恶性肿瘤在CT中现了形。但此时还不能确定郑女士的皮肤病和胸腔肿瘤之间是否有着必然联系。

       很快她被送到胸外科接受肿瘤切除手术,皮肤科的治疗也同时进行。2周后,疗效终于显现出来,郑女士的皮肤溃烂问题逐渐地缓解了,果然是肿瘤在作祟!杨希川的诊断,不仅解决了郑女士的皮肤问题,还为她揪出了癌症,救了一命。

推翻维持10年的误诊 治愈患者面部狼疮

       回忆郑女士这一病例时,杨希川严肃地指出:“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认为皮肤病不属于危及生命的重大疾病,忽视了浅表之下可能隐藏的严重危害,这也使得皮肤科一度成为临床学科里发展较为滞后的一个学科。”

       但对杨希川来说,这恰恰是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工作这些年来,我们诊治了许多疑难、少见皮肤病,像郑女士这样危及生命的不在少数。作为一名医生,能看好一些别人看不了的病,这种自豪感无可取代。”

  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杨希川依靠的是在西南医院皮肤科练就的皮肤病理诊断技术。他介绍说:“长期以来,我国的临床医学都重在‘治’字上做文章,却忽视了诊断。可没有准确的诊断,怎能对症治疗?就皮肤病而言,种类约有1400多种,唯有提高诊断水平,才能指导治疗,切实提高治疗效果。因此,皮肤病理检查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高速发展起来的。它是通过取下一小部分病灶皮肤,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变化的复杂诊断技术。目前西南医院皮肤病理检查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帮助了大量疑难病、少见病的患者。”

  58岁的胡女士就是在杨希川等人的帮助下,通过病理检查一举推翻了10年来各种错误诊断,确诊为皮肤寻常狼疮,最终得以治愈的病例。

  2007年,胡女士因面部底常年长出红斑和丘疹,并破溃、瘢痕来到西南医院皮肤科就诊。未进行皮肤病理检查前,杨希川和同事们根据病情认为胡女士患上的可能不是简单的皮炎湿疹。一听胡女士介绍病史,更加确定事实绝没那么简单。

       原来,胡女士的病症已经维持了10年。这期间,她曾在多家医院就诊,诊断为“皮炎湿疹”,均治疗无效。即便经过手术切除,随后又在原位置复发。就这样,因面部不断破溃、严重影响美观,痛苦不堪的她来到了西南医院皮肤科。

       通过显微镜下细致的观察对比,杨希川推翻了此前的诊断,并排除恶性肿瘤、肉样瘤病等可疑疾病,最终为胡女士确诊皮肤寻常狼疮。经过抗结核治疗,彻底将她治愈。

2300余病人组团盛赞好军医

       采访过程中,杨希川一边讲述,一边翻出病例照片向记者介绍。一张张皮肤溃烂化脓、容貌尽毁、触目惊心的照片,让人不愿多看一眼。“接诊这些病人的时候没有心理障碍吗?”面对记者的提问,杨希川表现得很淡然,他说:“只有医生不投去异样的眼光,病人才会有治愈的信心。有时我们甚至故意不表现出特别的关心,为的就是让病人感觉自在。”

       在网络上,2300余位皮肤病患者组建了杨希川患友会,大家这样评价他,“态度一流、心眼好也是一流的。”“有爱心的非常敬业的好大夫。”“军人本色在你身上完美地体现。”简短的几句话,概括出了一位专业、认真的军医形象。

       在和患者沟通方面,杨希川有一套自己的准则。他说,医生要懂得医学专业性造成的医患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应该尽量把病情跟患者通俗的解释清楚,最忌讳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病人。他还时常帮患者算“经济账”,为病人制订最合适的个体治疗方案,有时医药费不过十几块;复诊病人能够通过电话、网络沟通的绝不要求远道而来,这些都是为了避免看病给患者生活带来巨大的负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