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點醫學:术后相关慢性疼痛
2018年09月13日 731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您是否因为术前惧怕术后疼痛而不敢做手术?
您是否术前存在疼痛害怕手术后会加重疼痛?
您是否认为手术后存在慢性疼痛是正常的吗?
您是否术后一直受慢性疼痛困扰而毫无办法?
手术后相关慢性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CPSP):
临床上并不少见,极易被医护人员忽视。CPSP指疼痛继发于手术后,疼痛时间大于2月以上,并排除恶性肿瘤及感染,排除术前合并疼痛(术前可有疼痛或无疼痛病史,术中可以诱发疼痛发作)。欧美资料显示CPSP患病率:乳腺手术后CPSP发生率为20–50%,剖腹产为6%,截肢为50–85%,心脏外科为30–55%,疝修补为5–35%,胆囊切除为5–50%,全髋置换为12%,开胸手术后为5–65%。CPSP发病率相对并不低,并且治疗非常困难。由此带来严重的经济问题,也是急需解决的医疗问题和社会问题。
CPSP症状及类型:
CPSP症状有麻木、肿胀、刺痛、疼痛过敏或痛觉超敏等。CPSP类型有神经病理性疼痛、肋间神经痛、幻肢痛、和瘢痕痛等。不同手术发生CPSP不同,国内未见准确的报道。
CPSP发病机制:
传统观点认为:手术创伤加重中枢神经系统改变引起CPSP。单纯神经阻滞不能长期缓解此类慢性疼痛。有些患者抱怨“手术以前不痛,手术后引起CPSP,是否手术做坏了?!” 有些医生认为是:“引起疼痛的原因是慢性炎症粘连,治疗没有好办法,过一段时间就好了”。正确认识CPSP有助于医患双方的理解。目前认为:CPSP主要与手术导致的神经损伤、术前合并慢性疼痛、不恰当的术后急性疼痛治疗、环境因素及心理因素有关。
神经损伤:
多数观点认为:神经损伤是导致CPSP最常见的原因,尤其是外周神经损伤是导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重要病因。肋间神经损伤与开胸后CPSP相关。术中肋骨牵拉、压迫、缺血以及缝合均可引起肋间神经损伤,因此,外科手术技术会影响CPSP的发生。同样的手术,不同患者发生CPSP不同,可能还存在其它的病因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手术因素:
CPSP发病主要与手术有关。有些患者术后可发生CPSP,有些患者则不会。CPSP发生的严重程度似乎与手术大小没有直接的关系,小的手术也会发生CPSP。不同类型的手术发生CPSP几率不同。超过3h以上的手术可引起严重的病理生理改变及并发症发生,术后易发生CPSP。开放的手术,CPSP发生率明显高于微创手术。外科医生的经验也会影响CPSP的发生。合并放化疗会加重慢性疼痛的发生。
一般因素:
年轻患者病情重、预后差及易复发,对治疗不敏感,手术后发生CPSP的几率较大。随着年龄增加,CPSP发生率降低。职业及婚姻状况也会影响CPSP的预后。
心理因素:
术前焦虑抑郁可加重术后疼痛,与术后CPSP无关。但是长期的CPSP可导致患者合并抑郁症状。临床单纯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术前合并疾病:
术前合并纤维肌痛综合征、偏头疼、肠易激惹综合征、过敏性膀胱、雷诺氏综合征等,术后易出现CPSP。手术室低温环境,长时间保持特定姿势,长时间的持续牵引牵拉等,术后均有可能发生CPSP。头颈部及肩背腹部是最容易出现CPSP的部位。
术前合并疼痛:
术前即合并有慢性疼痛存在,容易被忽视,未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或患者处于疼痛缓解期,没有向医生汇报病情,诊治医生也没有给予仔细的询问病史。资料显示约1/4疝修补患者术前不活动时没有疼痛症状,多数患者运动时出现疼痛。也有资料显示术后CPSP与术前存在的疼痛不相关。
术后急性疼痛处理:
术后严重的急性疼痛与CPSP有较好的相关性。多数观点认为:术后良好的镇痛可减少伤害性刺激向脊髓中枢传导,减少中枢敏化,减少CPSP的发生。临床据此理论,采用神经阻滞预防CPSP发生,效果并不理想。CPSP发生还存在其它的致病机制,包括“外周机制”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CSPS治疗与预防:
手术是CPSP发生的独立因素:降低CPSP最有效的方法是减少手术,但又不现实。减少不必要的手术或采用微创手术是切实可行的,可以起到减免CPSP发生的目的。腹腔镜微创手术较开放手术可以减少某些疾病CPSP的发生。但是,微创手术仍然可以有CPSP发生。微创手术同样也是创伤:穿刺口创伤、长时间手术中的牵拉,不恰当的缝合技术、以及手术室环境低温等,也会诱发CPSP的发生。许多腹部CPSP疼痛患者,可以同时存在内脏疼痛过敏现象,需要排除疼痛是由内脏疾病还是腹壁疾病所导致。
CPSP治疗有口服镇痛药,局部理疗热敷,中医药针灸,神经阻滞或变性,病人自控镇痛PCA技术,微注射及射频微创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