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的类型
2018年07月15日 8404人阅读
2、凹陷性瘢痕如损伤仅累及皮肤及皮下组织浅层者、瘢痕低凹多只影响外观,可不伴功能障碍,若瘢痕累及深部组织如肌肉、肌腱及骨膜其基底部常粘连甚紧,可影响功能活动,如累及周围神经,瘢痕与神经粘连时可出现疼痛等症状。
3、萎缩性瘢痕此类瘢痕多见于幼年烧伤自愈后,经过较长的时间瘢痕已成熟软化,并进一步萎缩,表面光滑平坦、色素减退或脱失而呈现片块状白色,或色素沉着呈深褐色,亦可上述二色均同时存在,中央白色周边褐色,萎缩性瘢痕质地柔软基底较松可以提,萎缩性瘢痕可见于身体各部,以面部为多见,一般均比较稳定,无明显功能障碍,在颜面部严重影响容貌美,是要求治疗的原因。
4、增生性瘢痕增生性瘢痕也称肥大性瘢痕,通常发生于深二度烧伤创面愈合后,也见于三度烧伤创面植皮时周边残留的深二度烧伤处,这种瘢痕常出现于创面愈合1-3月后,原来平平的创面,首先出现潮红,搔痒,继而局部逐渐高起形成形状不规则、质地紧硬的瘢痕,表面毛细血管充血呈潮红或鲜红色、局部痒痛难忍,以上情况逐渐加重,可以持续半年或2-3年,在这过程中可以伴有挛缩畸形发生,增生性瘢痕只是在原有的瘢痕上增生肥厚,而不会向周围扩展。这是与瘢痕疙瘩主要的区别点。
5、挛缩性瘢痕常见于深度烧伤,且在易活动的关节处或面颈部较松动的部位,创面在自行愈合时创缘向心性收缩,周围上皮向创口中心生长,周围皮肤也被牵拉带动向创口中央移动,在关节周围由于创面的存在及疼痛等因素导致关节被动屈曲,一方面可减轻疼痛,另一方面可以加速创面的愈合。然而创面愈合后挛缩性瘢痕也就不可能再展开了。因此可有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挛缩性瘢痕,前者是在创面愈合中形成的,而继发性挛缩是在创面愈合后增生性瘢痕组织内的肌成纤维细胞可导致瘢痕继续收缩,有时也可因外部刺激、异物、感染因素或在关节活动部位的反复破溃导致挛缩进一步加重。
6、瘢痕疙瘩瘢痕疙瘩是一种进行性高度生长的瘢痕组织,有良性肿瘤生长的特点,有人认为瘢痕疙瘩与身体特异素质有关,只要轻微的损伤就可以形成瘢痕疙瘩,有人认为与家族遗传有关或与种族有关,有色人种比白人多见,黑种人发生率最高(有统计称可高出6-9倍)。局部因素如外伤、炎症、异物刺激、局部张力过大等均可促成瘢痕疙瘩的形成。瘢痕疙瘩形态不一高出皮如呈瘤状增生,皮肤边缘可逐渐向外扩散、侵袭至原来未烧伤或无病损的区域形如蟹足故瘢痕疙瘩又有蟹足肿之称。质地硬如软骨样并可有奇痒难熬或疼痛、灼热感。一般无自愈的可能。瘢痕疙瘩好发于胸前、肩、颈项、背部与耳垂等部位而眼睑、手掌、足跖、外生殖器则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