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
2017年06月29日 947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鼻出血(Epistaxis,nasal hemorrhage)指血液由鼻腔流出,常由鼻、鼻窦及其邻近部位局部病变、外伤,以及某些影响鼻腔血管状态和凝血机制的全身性疾病引起,是鼻科常见症状和急症之一。可在任何年龄发生。出血的严重程度与出血速度、出血量有关,有时出血并不多,但患者看到鲜血从鼻孔流出而惊慌失措和精神紧张,也会加重病情。
▍病因
鼻出血的常见原因可分为局部和全身两类。
1.局部原因
以挖鼻导致鼻出血最为常见。从解剖结构上讲,由于鼻中隔易出血区的黏膜薄,血管丰富、表浅,与其下的软骨紧贴,受到外伤时对血管的缓冲保护作用差,并且该部位的血管自行收缩能力也差。当外部环境气温干燥或患者高热时,鼻黏膜干燥不适且多痂,尤其当患有萎缩性鼻炎和干燥性鼻炎时,鼻腔黏膜更加干燥,如此时挖鼻,极易损伤鼻中隔黏膜导致鼻出血。其他比较常见的还有鼻中隔偏曲,鼻腔、鼻窦或鼻咽部的良性出血性肿瘤或恶性肿瘤侵袭破坏局部血管等均可引起鼻出血。
2.全身原因
如血液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可引起鼻出血、肝脾疾病、营养障碍及维生素类缺乏、低钙等也可引起鼻出血。
儿童鼻出血几乎全部发生在鼻中隔前下部的易出血区。儿童鼻出血常见原因如下:外伤、鼻腔异物、鼻腔炎症、肿瘤、急性发热性传染病、血液病、营养障碍或维生素缺乏。
▍临床表现
鼻出血的表现并不一样,有的从前鼻孔流出,可以看到是鼻孔在流血,而有的是出血从后鼻孔流入咽部在经口吐出,也有患者是前后鼻孔同时出血,大部分为一侧鼻腔出血,少数表现为双侧鼻腔出血,有时一侧鼻腔出血可经鼻咽部流向另一侧鼻腔而表现为双侧鼻腔同时出血。出血量少时仅为涕中带血,出血量大时血液从两侧鼻腔涌出。如患者在卧位、头后仰时发生鼻出血,则血液大部分可能向后流入咽部而被咽下,然后呕出,小部分经口吐出,表现为口鼻同时出血。出血量少时,患者无明显不适,出血量大,速度快,患者可有心慌、面色苍白、口渴、出冷汗、烦躁不安等休克或休克前期症状。
▍检查
通过前鼻镜检查不能发现出血部位,如出血不剧,可行后鼻镜或光导纤维鼻咽镜检查。鼻窦内出血,血液常自鼻道或嗅裂流出。除了寻找出血点外,并作必要的全身检查(测量血压、血常规检查、出血时间及凝血时间测定、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及血小板计数等)。有时尚须与有关科室共同会诊,寻找病因。
▍诊断
对鼻出血患者,应进行全面、精确的检查,结果将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治疗
对鼻出血的处理应采用综合治疗。首先止血,在达到止血目的后,再进行对病因的检查和治疗。只要处理措施得当,鼻出血都能止住。
1.确定出血部位
安慰患者,不要紧张,并仔细检查,确定出血具体部位;
2.吐出咽下的血
嘱患者将流入咽部的血尽量吐出,以免咽下后刺激胃部引起呕吐而加重鼻出血;儿童鼻出血的一般处理:安慰患儿,让患儿安静下来并嘱咐患儿勿将血液咽下,以免刺激胃部引起呕吐,同时亦有助于掌握出血量,必要时给予镇静剂。一般出血或小量出血者取坐位或半卧位,大量出血疑有休克者,应取平卧低头位。
3.局部常用止血法
指压法、收敛法、灼烧法、冷冻止血法、填塞法、鼻内镜下止血法、血管结扎法、血管栓塞法。
用一手拇指和示指紧捏两侧鼻翼根部,压住鼻中隔前下方,同时头稍前倾,张口呼吸,这样捏几分钟,一般都可止血。手边如有消毒棉可卷成2寸长棉卷放入出血侧鼻孔,在按上述方法捏住,效果会更好。如同时用凉毛巾或冰袋冷敷鼻背、鼻根、后颈部和前额部,可加速止血过程。经以上处理,仍不能止血时,应到医院急诊治疗,可先试行填塞止血海绵,将明胶海绵上置少许云南白药,放入出血一侧鼻腔,并将鼻翼压向鼻中隔,3~5分钟后血可止住。如无明胶海绵,也可将浸有1%麻黄素的棉片或沾有止血药的棉片放入患侧鼻腔,并压迫数分钟,使出血停止,用棉片时需注意不能放置时间过长,以防继发感染引起再出血。在止血的同时还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出血量特别大,要予以补血补液,纠正休克。
4.全身治疗
必要时给予镇静剂、止血剂、维生素等。
5.特殊治疗
鼻中隔前下部反复出血者,可行鼻中隔黏膜划痕术,也可行鼻中隔黏膜骨膜下剥离术。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则可应用面部转移全层皮瓣行鼻中隔植皮成形术。
▍预防
1.涂抹软膏
当鼻血被控制后,在鼻内涂一些软膏、油性物质或用少许抗生素、类固醇软膏代替。
2.勿挖鼻孔
纠正不良习惯,不挖鼻孔,找出鼻部根本疾病。
3.增加空气湿度
在干燥的环境中建议家里使用加湿机来补充空气湿度。
4.加强营养
纠正偏食、厌食等不良习惯,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5.治疗原发病
对有出血性疾病的小儿应及时积极治疗原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