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眼科协会临床指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016版)
2016年11月09日 1099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二、轻度到中度NPDR,不伴有黄斑水肿已经有视网膜微动脉瘤和多发出血灶或硬性渗出的患者应当6~12个月接受一次复查。约16%的1型糖尿病轻度NPDR患者会在4年内进展到增殖期。对这部分病人,激光治疗和FA检查并非必要。彩色眼底照相和OCT检查对了解病人的基线状况以方便复诊和患者教育更为有利。轻度NPDR的病人4年内发生黄斑水肿的概率约为12%,中度NPDR患者则增加到23%。即使无临床意义黄斑水肿病人也应在3~4年内接受复查,因为发展为CSME的风险非常高。
三、轻度到中度NPDR,伴有CSME
1.抗VEGF药物:目前,抗VEGF药物是累及中心黄斑水肿的首选治疗方式,可联合同时的或者延后的局部激光治疗。相较于2014版指南,2016版指南对抗VEGF药物治疗CSME方面的内容做了补充,指出贝伐单抗、雷珠单抗和阿柏西普都是对CSME的有效治疗手段,然而在患者初始视力较差的情况下(20/50或更差)阿柏西普对改善视力更为有效。
2.激光治疗:CSME的经典治疗方法是激光治疗。在极少数情况下,光凝会导致视网膜下纤维化和脉络膜新生血管,会导致永久性的中心视觉丧失。除了脉络膜新生血管以外,视网膜纤维化最重要的相关因素包括激光治疗前严重的硬性渗出和高血脂。
3.手术:当存在严重的黄斑部牵拉时,扁平部玻璃体切除能够帮助部分对光凝和抗VEGF治疗无效的患者提高视力。然而,玻切术的效果难以通过RCT实现评估,因此对其疗效的评价差异很大。
四、严重的NPDR和非高危PDR一半严重NPDR的病人会在1年内发展为PDR,其中15%为高危PDR;对非常严重的NPDR,1年内发展为PDR的风险为75%。对这些患者应在2~4个月内进行随访。ETDRS比较了早期行全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photocoagulation,PRP)和延迟PRP(期间密切随访,在进展为高危PDR时立刻行PRP)的效果,建议对轻度和中度NPDR不推荐行PRP,而在严重NPDR发生时,应当考虑PRP,不应延迟至进展为高危增殖阶段再进行。若暂不进行PRP,随访应3~4个月进行一次,若病人没有定期随访的条件、即将或近期接受白内障手术或处于妊娠状态(增加进展风险),可以考虑早期进行P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