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引起缺血性脑卒中抗凝治疗
2019年06月09日 811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后的抗凝治疗
房颤发生脑卒中后急性期启用抗凝药的时机取决于脑卒中的严重性,在未启用抗凝药前,可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具体建议:
①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第1天时启用抗凝药。
②轻度脑卒中(NIHSS
③中度脑卒中(NIHSS8~15分)患者,第6天影像学评估未见出血转化时,启用抗凝药。
④重度脑卒中(NIHSS>16分)患者,第12天影像学评估未见出血转化时,启用抗凝药。
⑤不建议给正在使用抗凝治疗的脑卒中患者进行溶栓治疗。
⑥房颤相关脑卒中长期口服抗凝药华法林、NOACs明确获益。NOACs在减少颅内出血、出血性脑卒中更具优势。
房颤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抗凝治疗不单单根据所谓的1-3-6-12原则,还需要根据患者ct,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凝血功能、血常规等血生化结果以及患者的疾病特点相结合,可以适当的提前或者延后时间,灵活运用指南。
风险评估与抗凝策略
(1)非瓣膜病房颤脑卒中
CHADS2和CHA2DS2-VASc评分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两种非瓣膜病房颤患者脑卒中风险的预测模型。目前推荐采用CHA2DS2-VASC评分系统。
男性评分≥2分、女性评分≥3分推荐抗凝治疗。
评分为1分(除外女性性别得分)者,根据获益与风险衡量,可考虑采用口服抗凝药。
若评分为0分,不用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女性性别在无其他脑卒中危险因素存在时不增加脑卒中风险。
(2)瓣膜病合并房颤的脑卒中
瓣膜病房颤定义为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机械瓣或生物瓣置换术后、或二尖瓣修复术后合并的房颤。瓣膜病房颤为栓塞的主要危险因素,具有明确抗凝适应证,无需再进行栓塞危险因素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