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是防治感染性疾病不可缺少的药物,每一种抗菌药物各有不同抗菌谱与适应证。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尤其是滥用,给治疗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如毒性反应、过敏反应、二重感染、细菌产生耐药性等。
在未获药敏结果之前,可根据临床经验用药:大肠杆菌感染可选用氨基甙类与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合用;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多选用新青霉素Ⅰ或Ⅱ与第一代头孢菌素或氨基甙类抗生素合用;变形杆菌感染可选用半合成广谱青霉素与氨基甙类抗生素合用;绿脓杆菌感染多选用半合成青霉素或第三代头孢菌素加氨基甙类抗生素,可依次选用:氧哌嗪等广谱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氨基甙类,头孢噻甲羧肟或噻肟单酰胺类;真菌感染可选用酮康唑、咪康唑;病毒感染常需联合中药抗病毒治疗。如治疗 72 h,症状不改善,需据药敏结果选择用药。
1. 根据病变部位选择用药
1.1 尿道炎
致病菌以大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多见。 近年来亦可见于病毒、淋球菌或支原体感染者。临床常用磺胺类、呋喃类、喹诺酮类药物口服治疗,对淋球菌性尿道炎,口服或静点氟嗪酸,效果肯定。
1.2 膀胱炎
致病菌多为大肠杆菌,治疗常采用两种方式:
单剂抗菌疗法:通常用磺胺甲基异恶唑(SMZ)2.0 g,碳酸氢钠 1. 0 g 一次顿服或羟氨苄青霉素 3. 0 g 顿服。
该法优点为:简便有效,极少发生耐药菌株及副作用,且肾毒性低,肾功能不全患者仍可使用。
羟氨苄青霉素 0.5 g,4 次/d,氟嗪酸 0.2 g,2 次/d,均连用 3 d。其疗效与传统的 14 d 疗效相同,但费用、副作用小。
1.3 肾盂肾炎
1.3.1 急性肾盂肾炎
临床常用药物:
磺胺类口服如磺胺甲基异恶唑 1.0 g,2 次/d,或复方新诺明 2 片,2 次/d;
氟喹酮类如氧氟沙星 0.2 g,2 次/d,口服,环丙水星 0.25 g,2 次/d, 口服;
氨基甙类如庆大霉素 0.08 ~0.12 g,2 次/d,肌注或静滴;
半合成青霉素如氨苄西林 4 ~6 g/d,肌肉注射;
头孢类如头孢唑啉 0.5 g,每 8 h 肌注 1 次等。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采取不同治疗方案;轻型宜口服有效抗生素 14 d 传统疗法,用药 48 ~72 h 后显效,若无效,应根据药敏调整抗生素种类;较严重的肾盂肾炎可采用肌注或静滴抗生素,在临床症状改善及退 24 h 后可考虑改为口服药物治疗 14 d;重症肾盂肾炎,常存在菌血症或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致病菌常为革兰 阴性杆菌多重耐药菌株,该类患者根据致病菌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
1.3.2 慢性肾盂肾炎
急性肾炎病程迁延或反复发作,可转为慢性肾盂肾炎。抗菌治疗常需两类药物联合应用,必要时可结合中医治疗。
抗菌药物的种类及剂量与急性期相同,但疗程可长达 2~4 周;若无效或再发,应根药敏结果选择敏感药物分 2~4 组轮换应用,每组药用 1 疗程,每 1 疗程间隔 3 ~5 d,持续 2~4 个月,若仍无效,可采取长程低剂量抑菌疗法,选取复方新诺明、呋喃妥英、氟哌酸等任一种药,于每晚睡着排尿后服用,疗程为 6 ~ 12 个月,对大多数患者尤其是复发患者效果良好。
总之,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主要优点是:发挥药物的协同抗菌作用以提髙疗效,延迟或减少耐药菌的出现,对混合感染或不能作细菌学诊断的病例,联合用药可扩大抗菌范围,确保抗菌药在尿和肾内均有较高浓度,以产生协同作用达到治疗目的。
以上引自《尿路感染用药指南》—张冬梅 申永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