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肝论治间质性肺炎
2021年09月03日 7942人阅读
间质性肺疾病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是以肺泡壁为主并包括肺泡周围组织及其相邻支撑结构病变的一组非肿瘤、非感染性疾病群,其发病机制复杂,病因可达180种以上。间质性肺炎是该类疾病的代表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渐进性劳力性气促、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伴弥散性功能降低、低氧血症和影像学上的双肺弥漫性病变。现代医家认为,间质性肺病归属于祖国医学“肺痿”、“咳嗽”等范畴。
1.肺肝共主气血之疏泄
《素问·五脏生成》载“诸气者,皆属于肺”,肺主气,司呼吸,位居一身脏腑之上位,肺气宣发肃降协调则人身气机升降有序,水谷精微布散周身。李中梓说:“肺主气,气调则脏腑诸官听其节制,无所不治。”肝藏血,主疏泄,体阴而用阳,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之功。《灵枢·经脉第十》“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贯膈,布胁肋;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肝肺以经脉相联,且“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肝主生发而肺主肃降,故肝肺共主气血之疏泄。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曰:“人生之气机应乎天地自然,肝从左而升,肺从右而降,肺病主降曰迟,肝司横逆曰速。” 王家琳指出,肝升肺降是保证人体气机正常升降运动的基本形式,二者升降协调是机体气机畅通的重要环节。
2.肺病传肝
《素问·玉机真脏论》言“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肺受气于肾,传之于肝”,又载“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并举例“弗治,病入舍于肺,名曰肺痹,发咳上气,弗治,肺即传而行至肝……”可知,肺病易传肝。
3. 从肝论治间质性肺炎的治则治法
《金匮要略心典》注曰“痿者萎也,如草木之萎而不荣”,《证治准绳·诸气门》说“久嗽咳血成肺痿”,《外台秘要·咳嗽门》论“肺气嗽经久将成肺痿,其状不限四时冷热,昼夜嗽常不断,唾白如雪,细沫黏稠,喘息气上,乍寒乍热,发作有时”。当今时代,由于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的长期运用,加之饮食、作息的变更,间质性肺炎患者的病机更加复杂,不完全等同于“肺痿”,除咳嗽、咳痰、胸闷憋喘等典型症状外,大量患者兼具烦躁、睡眠差、情志抑郁等不同程度的肝系病症,其治疗可兼顾养肝阴、疏肝气两大原则。
间质性肺炎患者,临床症兼精神亢奋、焦躁不安抑或心烦易怒者,多因肝气郁结不舒、久而亢逆,上犯肺金所致,若脉见弦象,肝郁无疑,治宜兼顾疏肝理气,可予柴胡、薄荷诸药,升发风木之气,疏肝气之郁,肺气得降,金气可敛,咳嗽憋喘能缓。需注意,间质性肺炎患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人过半百,阴气自衰”,临床上仅兼肝气郁结者较少,肝阴亏耗而兼见肝气郁结者十有八九,故组方谴药宜养阴、理气并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