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知识科普】新生儿不容忽视的脑损伤科学检查
2020年09月18日 789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对脑瘫高危儿(如存在脑损生的新生儿)及时进行早期筛查,发现异常情况早治疗,早干预、早康复、年龄越小,有效率越高,恢复正常的机率也越大,所以婴幼儿期是中枢神经系统对损伤代偿的最佳时期。
1、视、听感觉检查:在小儿清醒状态下进行。
(1)视反应检查:婴儿仰卧,保持头正中位。用直径10CM红球,在距小儿眼前20CM处轻轻晃动引起小儿注视。然后慢慢向左、右弧形移动,观察小儿眼球与头部跟随红球转动情况。
正常:1个月小儿眼球能追视90度(左右各45度),2-3个月小儿追视大于90度,3-4个月小儿追视并转头180度(左右各90度)。
异常:不能注视或追视,转头范围小。
(2)听反应检查:小儿仰卧,保持头正中位。用内装20粒干玉米粒的硬塑料盒(在摇动时可发出高声调的“格格”声)在小儿视线外,距左或右耳10CM处连续摇动发声,观察小儿反应。
正常:1-3个月小儿听声有反应(如瞬目、皱眉、转头),4个月小儿头能转向声音一侧。
异常:对声音无反应,4个月后头不能转向声源。
(3)人脸反应检查:用左手托住小儿头颈后部,保持头正中位,使其成半卧位,检查者在距小儿脸前20CM处发出屈曲去、柔和的声音(如来-来、来),吸引小儿注视。然后检查者分别向左、右移动头部,观察小儿眼球和头部情况,这是视和听的综合反应。
正常:1个月小儿能追视90度(左右各45度),2-3个月小儿追视大于90度,4个月后能追视并转头180度(左右各90度)。
异常:不能注视人脸或追视、转头范围小。
2、拉起抬头检查
婴儿仰卧,保持头正中位,家长扶持小儿两侧前臂或上臂慢慢拉起小儿至45度,观察抬头情况,再拉至坐位观察竖头情况。
正常:0-1个月小儿拉起时头后垂,坐位时能竖头5秒钟;2-3个月小儿头轻微后垂,可竖头15秒以上;4个月小儿拉起时头与躯干呈直线抬起,竖头稳,可左右转头看。
异常:0-1个月小儿不能竖头,2-4个月小儿拉起时头背屈,竖头不稳。
3、俯卧位抬头和手支撑检查
正常:0-1个月小儿头转向一侧;2个月小儿能抬头片刻,下巴离床;3个月小儿抬头超过45度,肘支撑,胸部离开床面;4个月小儿抬头90度,手支撑,能左右转头。
异常:2-3个月小儿不能抬头,3-4个月小儿抬头不稳,不能肘支撑使胸部离开床面。
4、肌张力检查
肌张力是指在安静状态下,被动活动肢体时所感觉到的阻力,可通过被动的屈曲。伸展、旋前、旋后肢体来了解肌张力情况。正常肌张力是在活动肢体时没有突然增高或降低的感觉。
肌张力异常有以下3种类型:
(1)张力增高:活动肢体时,高于正常休息状态下的肌肉张力;
(2)张力降低:活动肢体时,低于正常休息状态下的肌肉张力;
(3)张力障碍:肌肉张力紊乱,或高或低,无规律的交替出现。
婴儿肌张力的发育过程表现为新生儿时期屈肌张力高,以后随着月龄的增长,肌张力逐渐降低而转为正常,婴儿脑损伤时肌张力异常在生后的2-3个月内可不太明显,以后慢慢的出现肌张力增高的表现。
5、异常姿势检查
由于肌张力异常和原始反射持续存在,脑损伤患儿会出现一些异常姿势,常见的异常姿势有以下几种:
(1)持续头背屈:仰卧位拉起或抱起婴儿时头明显背屈;
(2)4个月后手仍紧握拳或拇指内收;
(3)两上肢硬性后伸;
(4)下肢硬性后伸;
(5)角弓反张:头背屈,上肢硬性后伸,下肢硬性伸展;
(6)尖足:6个月后,扶小儿腋下直立位时,两足尖着地,足跟不能落地,同时伴有足背屈角增大或肌张力增高者为异常。但需排除姿势性尖足(足背屈角小于70度,肌张力正常者)。
脑瘫专家常崇旺教授提醒:由于一些家长对脑损伤的认识不足,知识缺乏,致使孩子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所以我们应对新生儿期高危儿的家长加强相关知识的宣教工作,使家长朋友能够对脑损伤的后果有足够的认识,定期随访,进行早期干预,避免不幸的发生(如小儿脑瘫),造成终身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