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失眠可不是“吃点药”那么简单
2021年01月14日 813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现代人面临各种压力,偶尔睡不好在所难免,诸如职场竞争、情感问题、熬夜、出差、生物钟被打乱等,都可能引起睡眠质量不好、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这些睡眠问题中,大部分持续时间较短,当诱发睡眠紊乱的因素去除后,睡眠可自行恢复正常,我们称之为“一过性失眠”。
但是,有一部分人的失眠无法自行缓解,当事人往往对睡眠感到担忧苦恼,甚至影响工作或人际交往。假如存在这种情况,并且失眠的频率达到每周3次或更多,持续1个月以上,您可能得了“失眠症”,建议及早到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
关于失眠的治疗,很多人存在误区,诸如“治疗失眠无非就是吃点安眠药”、“一旦开始吃药就戒不掉了”……
尤其上了年纪的人,会觉得“年纪大了睡不好很正常”,每次去社区医院配点安眠药对付一下,等睡好了就停药,过一阵子睡不好再吃药……如此循环往复,有些人常年依靠安眠药睡觉,用药剂量越来越大,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容易出现记忆力下降,反应变慢,肌张力下降。如用药剂量过大,可能抑制呼吸、危及生命。
还有一些人喜欢睡前饮酒助眠,逐渐养成饮酒睡觉的习惯。长此以往,不仅可能引起酒精成瘾,而且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酒精可损伤肝功能,引起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甚至有可能转变成肝癌。同时酒精也会对血管产生影响,导致动脉硬化,使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由此可见,治疗失眠还真不是“吃点药”那么简单。
其实,目前改善睡眠的手段很多,除了药物治疗外,还有生物反馈治疗、放松训练、低频脉冲治疗、心理治疗等,医生会根据每个人的特征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力求同时改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即便已经服用了“安眠药”,只要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剂量和用药时间都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几乎不会对身体造成实质性伤害,药物成瘾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
除了“失眠症”,失眠也可能是其他心理疾患的临床表现。持续的失眠常见于焦虑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疾病。这类病人如仅接受助眠治疗,而不解决其他心理问题,治疗效果往往不太理想。可能刚开始睡眠得到改善,过不了多久再次失眠,为此患者往往加大安眠药剂量或者频繁更换药物,长此以往不仅延误病情,还容易造成药物滥用甚至药物成瘾。
因此,不论何种原因导致的睡眠问题,都建议到专科就诊,接受规范的诊疗服务。
心理科失眠专病门诊
仁济东院:周三上午(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建路160号,13号楼3楼2诊区5诊室)
仁济西院:周五上午( 上海市黄浦区山东中路145号,4号楼3楼9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