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治疗优势知多少

2021年08月20日 804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在过去,大部分晚期肿瘤和血液肿瘤患者,往往都需要接受化疗和(或)放疗。普通人对放化疗的副作用,最为熟知的或许莫过于脱发。在各类影视剧中,进行化疗和(或)放疗的肿瘤患者往往会出现大量脱发、剃光头等剧情。除了脱发之外,放化疗还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骨髓抑制、局部疼痛、精神状态差等副反应,部分患者可能因为这些放化疗副反应而放弃治疗……


对“治疗精准,有效率高,且副反应少”的肿瘤治疗方法的巨大需求促进了靶向治疗的开发和发展,靶向治疗的上市给无数恶性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靶向治疗,也叫“生物导弹”,是根据肿瘤细胞特有的标签(靶点)开发相应的针对这些标签(靶点)的药物,即靶向药;靶向药进入体内后会特异性地选择带有相应标签(靶点)的肿瘤细胞并使其死亡,而不会损伤周围没有这些标签(靶点)的正常组织细胞。


用通俗的话来讲,将上图混合的彩虹豆比作我们身体的细胞,其中混着的黑色彩虹豆就是肿瘤细胞,而靶向药就是一个很听话的孩子,收到了大人给他的“吃掉黑色彩虹豆”的指令,然后他(靶向药)就把所有的黑色彩虹豆(肿瘤细胞)找出来吃掉(杀死)了,其他颜色的彩虹豆(正常细胞)一个都没有碰。


那么,靶向治疗的具体优点都有哪些呢?


① 针对性强,疗效好:传统的肿瘤放、化疗往往是“敌我不分“,在消灭肿瘤细胞的同时还会损伤体内正常细胞,造成比较多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骨髓抑制、脱发、肝肾功能损伤、神经毒性等。肿瘤患者在接受放化疗时,除了忍受肿瘤本身带来的痛苦之外,还需要承受副作用的折磨。而进行靶向治疗时,针对特定靶点的靶向药进入人体内后,会特异性的识别并杀伤带有靶点的肿瘤细胞,针对性强,肿瘤细胞杀伤效果较普通放疗和化疗要好;得益于靶向药的精准定位,治疗对正常细胞的损伤比较小,因而毒副反应比放疗和化疗要少得多,症状也轻得多。


② 有效延长生存期:靶向治疗的疗效优于放化疗,可以更好的控制肿瘤的进展。根据目前来自全世界的报道,靶向治疗的有效率约70%。此外,靶向治疗的无病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化疗,3期BEACON CRC研究结果显示,BRAF靶向药Encorafenib联合西妥昔单抗明显改善了既往治疗过的携带BRAF V600E突变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OS、ORR和无进展生存期[1]。 


③ 提高生活质量:靶向治疗的毒副反应比较少,而且反应较轻,治疗期间患者所承受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精神心理状态比较好,生活质量也相对较高。一项国际性的随机3期临床试验显示,与索拉非尼相比,阿托珠单抗联合贝伐单抗治疗可显著改善晚期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症状 [2]。


④ 应用方便:大部分靶向药物是口服给药,治疗时,可以把药带回家服用,一般与医生电话联系反馈用药情况,就能够及时调整用药,可以避免长期反复住院,居住在家里,有家人的陪伴,接近正常的生活状态,对患者的精神、饮食、睡眠等都有良好的益处,间接地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靶向治疗好处多多,是不是很动心?不过,靶向治疗,不是你想用,想用就能用。需要知道,同一种肿瘤患者不一定可以采用同一种靶向药,采用同一种靶向药治疗的患者的获益多少可能也不一样!


能不能用靶向药、适用哪一种靶向药?大部分需要根据基因检测或免疫组化检测的结果,匹配相应的靶向药。例如已获批用于治疗转移性胃癌的曲妥珠单抗和维迪西妥单抗(RC48),有HER2过表达的患者可以从这两个靶向药治疗中获益。此外,还有一类抑制血管生成的靶向药,通过限制肿瘤血管生成来抑制肿瘤生长,这类靶向药不需要进行基因检测,如已获批治疗晚期胃腺癌/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阿帕替尼。


此外,虽然相对于放化疗来说,大部分靶向药物的副作用相对较小。但是靶向药也有一定副作用,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腹泻、口腔溃疡等,少数有严重不良反应如间质性肺炎等。另外靶向药物使用一定时间会产生耐药,肿瘤出现进展,这时需在医生指导下升级靶向药物或者更换治疗方案。

 

让我们一起来看几个靶向治疗的成功病例吧~


病例一:患者女性,59岁,卡氏预后评分(KPS)90分。因“上腹不适、黑便”就诊,CT检查示:①胃体部不均匀增厚,考虑胃癌可能性大;②肝脏多发占位,考虑转移(图A);③肝胃间多发病变,考虑转移淋巴结。胃镜检查示:中分化腺癌(胃体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免疫组化(IHC)3+。入院诊断:胃体部中分化腺癌(Ⅳ期),肝脏多发转移。

该患者为HER2 3+ 晚期胃癌,无心脏疾病史,符合HER2抑制剂曲妥珠单抗治疗适应证。予以曲妥珠单抗+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方案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复查CT提示肝转移灶缩小,强化减弱;肝胃间淋巴结较前缩小,疗效评价为部分缓解(PR)(图B)。治疗6个疗程后CT示病灶进一步缩小,疗效维持PR(图C)[3]。


病例二:患者男性,67岁,因“体检发现胰腺占位”就诊,MRI检查提示:①胰头颈部17mm×21mm×32mm异常信号影,考虑胰腺癌可能(图A);②肝脏边缘强化明显,考虑肝转移。超声引导下病灶穿刺活检术,病理示中-低分化腺癌。该患者有癌症家族病史,既往进行基因检测发现其携带胚系BRCA2基因致病性突变(c.6486_6489delACAA p.K2162fs*5)。

该患者为携带BRCA2胚系致病性突变的转移性胰腺癌,符合PARP抑制剂奥拉帕利治疗适应证。予以奥拉帕利+5-FU+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持续治疗12个月后,复查MRI示肝转移性灶消失不见,胰腺病灶缩小至几乎不可见(图C)[4]。


病例三:患者男性,55岁,因“低分化横结肠腺癌”就诊。术前CEA 1.2ng/mL、CA199 63U/mL。行“右半结肠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为ⅢB期。术后采用标准辅助化疗6个月后,更换二线化疗方案治疗9个疗程,间隔12个月后再次发生腹腔多发性转移,伴CA199和CEA明显升高。为寻找新的治疗方案,对转移组织进行了基因检测提示:EGFR扩增、BRAF突变(V600E)。

该患者为化疗方案后进展的转移性结肠癌,符合EGFR拮抗剂帕尼单抗治疗适应证;虽然威罗非尼(主要适应症是治疗BRAF V600 突变阳性的无法手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尚未获批治疗结肠癌,但考虑该患者无其他更好选择,且携带BRAF突变(V600E),经伦理申请和患者知情同意,最终予以帕尼单抗+威罗非尼联合治疗,持续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肝内转移灶表现为持续缩小(图A、B、C分别为治疗前、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5]。


综上所述,靶向治疗是现在最好的医疗技术之一,是治疗肿瘤的最好方式。靶向治疗的针对性强,药效比常规化疗明显,而且副作用较小,同时患者不需要住院,可以在家里进行治疗。有靶向治疗需求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科学的治疗,从而避免盲目治疗,也不错过有效治疗!

 

参考文献:


[1] Tabernero Josep,Grothey Axel,Van Cutsem Eric et al. Encorafenib Plus Cetuximab as a New Standard of Care for Previously Treated BRAF V600E-Mutant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Updated Survival Results and Subgroup Analyses from the BEACON Study. J Clin Oncol, 2021, 39: 273-284.

[2] Thierry Andre, et al.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 or mismatch repair deficient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treated with first-line pembrolizumab versus chemotherapy (KEYNOTE-177): an open-label, randomised, phase 3 trial. The Lancet Oncology. April 01, 2021.

[3] https://m.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571b21e8663

[4] Pishvaian MJ, Biankin AV, Bailey P, Chang DK, Laheru D, Wolfgang CL, Brody JR. BRCA2 secondary mutation-mediated resistance to platinum and PARP inhibitor-based therapy in pancreatic cancer. Br J Cancer. 2017 Apr 11;116(8):1021-1026. doi: 10.1038/bjc.2017.40. Epub 2017 Mar 14. PMID: 28291774; PMCID: PMC5396101.

[5] Carlo Capalbo, Paolo Marchetti, Anna Coppa, Antonella Calogero, Emanuela

Anastasi, Amelia Buffone, Francesca Belardinilli, Matteo Gulino, Paola Frati, Carlo Catalano, Enrico Cortesi, Giuseppe Giannini & Alberto Gulino (2014) Vemurafenib and panitumumab combination tailored therapy in BRAF-mutated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Cancer Biology & Therapy, 15:7,826-831, DOI: 10.4161/cbt.2887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