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 注册

如何预防聤耳?

2018年07月29日 829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聤耳等同与西医学的急、慢性中耳炎,由于中耳感染,可造成外耳道的分泌物增多,阻碍声波的传播,故可造成听力下降,如果感染影响到耳膜,可穿孔形成溃疡,造成耳鸣以及耳聋等并发症。由于感染持续存在可并发急性乳突炎、骨膜下脓肿、面瘫、脑膜炎。

以下关于耳的保健与保养方法,对预防聤耳有一定帮助。

  1、耳不妄听。不同的声音或语言对大脑是一种刺激。因此,不听对健康不利的东西,且音量要适宜。听广播也要有选择地听。

  2、耳勿久听。如久听噪音可发生噪音性耳聋。强烈的声音对听力损害更大,可闭口掩耳避免之。听时间久应休息一会儿,避免听力疲劳,如有时开长会,中间不休息,效果就会降低。

  3、叩鸣天鼓。静坐闭目养神,用双手心紧贴两耳孔,五指贴耳后脑部,用示指、中指和无名指叩后脑部24次,然后快速将双手掌离开耳孔,如此,连续做10次。此运动中国传统医学认为有醒脑强志、聪耳明目等作用,可防耳病。

  4、耳常按摩。用双手按、揉摩两耳廓,再牵拉两耳廓,以其发热发红为度,反复进行多次。可在鸣天鼓后进行。

  5、防药损耳。有些抗生素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毒素和氯霉素等,可引起药物性耳聋,尽量不用或少用。

  6、切忌挖耳。俗话说:“耳不掏不聋”是有一定道理的。耳痒用火柴棒、头发夹和毛线针等硬物挖耳道,可引起耳道损伤发炎化脓,应当禁止。耳痒可用酒精棉签洗擦,耳痒可用酒精棉签洗擦,必要时可就医耳科检查处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