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这个“杀手”可防可控
2019年11月21日 383人阅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可治疗的疾病,其特征在于持续的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通常与大量暴露于有毒颗粒或气体有关,患者会出现气道逐渐变窄,肺泡间隔破坏,纤毛功能破坏等一系列呼吸道病变,最常见的呼吸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咳嗽咳痰,不具有传染性。
“慢阻肺”和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并称为“四大慢病”,是仅次于肿瘤、心脑血管病和艾滋病的人类第四大“杀手”。慢阻肺在我国4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已达 8.2%,预计全国目前有4000多万病人,每年致死人数超过100万,但就诊率仅有30%,早期预防和坚持规范治疗是防治慢阻肺的关键,肺功能检查是确诊慢阻肺的金标准。慢阻肺是一组有诸多肺外效应的全身性疾病,GOLD指南明确指出应依据患者肺功能气流受限的严重程度、气短症状和未来急性加重的风险全面评估,提供个体化的分级治疗方案。
慢阻肺稳定期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可以缓解慢阻肺症状,减少急性加重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改善健康状况和运动耐力。GOLD 2018增加了药物临床研究证据,包括双支气管扩张剂、吸入激素联合双支气管扩张剂、罗氟司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慢阻肺稳定期非药物治疗
1、戒烟,在疾病的任何阶段戒烟都有助于防止慢阻肺的发生和发展;2、控制环境污染,减少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吸入;3、避免出入通风不畅、人流密集的场所,减少呼吸道感染机会;4、注射肺炎和流感疫苗,增加抵抗力,预防流感引发慢阻肺急性加重;5、肺康复(包括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呼吸操等)可以改善症状;6、对于严重慢性低氧血症患者,可长期家庭氧疗;7、患有严重慢性高碳酸血症且有急性呼吸衰竭住院史的患者,长期无创通气可降低死亡率并防止再次住院。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管理
慢阻肺急性加重的过程很复杂,与气道炎症增强,黏液分泌增多和显著气体陷闭有关,会加重呼吸、咳喘、痰液症状。由于慢阻肺患者常伴有共患疾病,在临床上急性加重须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肺栓塞和肺炎等疾病鉴别。超过80%的急性加重患者需要在门诊接受药物治疗,包括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激素和抗生素。
四种人群早筛查
1、长期吸烟者,无论是主动吸烟,还是被动吸烟,尤其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朋友;2、慢性咳嗽、咳痰、活动后胸闷、呼吸困难者;3、经常接触污染气体、粉尘者;4、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如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要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及早发现症状及时干预治疗。